第44章
“哎呀,大有,你家陈捷可真有出息,找的媳妇都跟画里的人一样。”
“小晴啊,你是京城人吧?以后可得多照顾照顾我们陈捷。”
“陈捷,你要是在京城混出人样来了,以后可别忘了我们这些穷亲戚啊。”
面对这些夹杂着羡慕、嫉妒和各种诉求的探询,陈捷始终保持着温和的微笑。
他给每个人递上从京城带来的特产,不厌其烦地回答着各种问题,既不炫耀,也不疏远,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苏晴也表现得极为得体,她没有丝毫嫌弃和不耐烦,始终微笑着陪在陈捷身边,给长辈们倒茶,陪大婶们聊天,那份温婉和知性,很快就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
夜里,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前。
李秀兰不停地给苏晴夹着菜,将她的碗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小晴啊,多吃点,这都是自家养的鸡,自家种的菜,没打农药,比城里的好吃。”
吃完饭后,陈捷则被父亲拉到另一个房间,父子俩进行着男人间的对话。
“工作……定下来了?”陈大有给自己点上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
“嗯,定下来了。”陈捷点了点头,“通过了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年后就在中央机构上班。”
他没有说得太具体,但中央两个字,已经足够让陈大有震撼。
陈大有夹着烟的手,微微抖了一下,声音都有些变调:
“中央,那不是……不是在天铵门那里当官了?”
“差不多吧,刚进去也是个小兵,慢慢熬。”陈捷说得轻描淡写。
“好!好!好!”陈大有一连说了三个好,激动地在屋里来回踱步,最后重重地一拍大腿,“我老陈家的娃儿出息了,光宗耀祖!”
夜深了,陈捷和苏晴躺在东厢房新换了被褥的土炕上,温暖而舒适。
听着窗外偶尔响起的零星鞭炮声,苏晴将头靠在陈捷胸膛上,轻声说道:
“你爸爸妈妈都好好,我很喜欢这里。”
“他们也很喜欢你。”陈捷搂着她,心中一片宁静。
窗外,不时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年味儿,越来越浓了。
大年初三,按照北方的习俗,是走亲访友的日子。
一大早,陈家就热闹非凡。
就在一家人准备去姥姥家拜年时,陈大有的堂兄陈长贵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
“大有!大有!不好了!出事了!”陈长贵一进门就扯着嗓子喊道,脸上满是焦急。
“哥,出啥事了?这么慌张。”陈大有放下手里的礼品,站起身问道。
“还能是啥事!邻村的张家湾,那帮不讲理的,把我们村上游的水渠给堵了!今年天旱,开春要浇麦子,他们这是要断我们的活路啊!”陈长贵气得直拍大腿。
陈家村和张家湾,共用一条从西山水库引下来的灌溉水渠。
陈家村在上游,张家湾在下游。
往年雨水丰沛,倒也相安无事。
可去年入冬以来,安南县就没下过一场透雨。
眼看着开春在即,这救命的春灌水,就成了两个村子矛盾的焦点。
“堵了?他们凭什么堵!”陈大有眉头紧锁。
“谁说不是呢,我找他们村长理论,他们说水渠从他们村的地界过,他们就有权先用,还说我们上游用水没节制,浪费了!”陈长贵气愤地说道,“现在,我们村的年轻人都炸了锅,正拿着铁锹锄头在村口集合,要去张家湾讨个说法,你也过去帮着壮壮胆,压压阵!”
一听要动家伙,李秀兰和苏晴的脸色都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