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队队长:赵德海
大队长儿子:赵强
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
——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没成想第二天一早,赵大队长就怒气冲冲地闯进生产队办公室。
他进门就把搪瓷缸往桌上一摔,指着陆峥的鼻子骂:“陆峥!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大队长?我儿子招你惹你了,你把他打成那样?你这是目无尊长,殴打大队干部家属!”
陆峥皱着眉,刚想解释,赵大队长就拍着桌子打断他:“别跟我扯那些有的没的!之前我说让你们自己找工厂借机器建加工厂,我看你们根本没心思搞建设,倒先学会打架斗殴了!”
赵大队长顿了顿,故意放缓语气,带着十足的公报私仇的意味。
“这工厂的事,我看先押着!啥时候你把打我儿子的事说清楚,给我家强子赔礼道歉,啥时候再提建工厂的事!”
谁都知道,赵强是赵大队长的独苗苗,赵大队长盼着这儿子传宗接代,如今儿子被打,他自然要拿工厂的事撒气。
毕竟建工厂的事能不能成,他这个大队长有话语权,刚好借这事给陆峥和夏汐一个教训。
老知青张桂英很快就听说了消息,气得在知青点直跺脚。
“这赵大队长也太不讲理了!工厂的事是咱们跑了五家工厂才谈成的,机器都要送来了,凭啥因为他儿子犯错就押着?这不是公报私仇吗!”
其他知青也跟着附和,个个义愤填膺,有的说“咱们去找赵大队长理论”,有的说“不能让咱们的辛苦白费”。
陆峥见状,召集了知青和生产队的队员,站在知青点的院子里,声音沉稳却有力。
“大家先冷静,别冲动。赵强意图不轨在前,我动手是为了护着夏同志,没做错。这工厂的事是咱们生产队的大事,不能就这么被押着。”
陆峥顿了顿,眼神坚定地扫过众人。
“大家放心,我会上诉到公社,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讨个公道,既还夏同志一个清白,也让咱们建工厂的事能正常推进。”
陆峥的话透着正直的担当,让在场的人都安了心。
夏汐站在人群里,看着陆峥挺拔的背影,心里忽然明白,这一世的陆峥,没了前世的恋爱脑,多了份可靠的刚正。
这份刚正,比任何私人的情愫,都更让人觉得踏实。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陆峥就带着夏汐、张桂英,还有三位曾被赵强骚扰过的女知青,往公社赶。
公社办公楼是栋两层的红砖房,陆峥一行人刚到门口,就被值班的工作人员拦住:“你们是哪个村的?来公社干啥?”
“同志,我们是红星村生产队的,我叫陆峥,是来申诉的。”
陆峥递上材料,语气沉稳,“一是控告我们村大队长赵德海包庇儿子赵强,二是汇报我们村建加工厂的计划,希望公社能主持公道。”
工作人员见他们带着这么多材料,又看陆峥神色严肃,赶紧领着几人去了公社书记的办公室。
公社书记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干部,穿着中山装,戴着老花镜。
他接过材料,先翻了翻女知青们的控诉信,上面一笔一画写着几年前赵强如何借“帮忙”的名义,对女知青动手动脚,如何在知青点附近尾随,还有人提到“当时怕被报复,没敢声张”。
公社书记的眉头越皱越紧,又翻到陆峥写的情况说明,看到“暴雨天赵强意图对夏汐不轨,被我阻止后,大队长赵德海公报私仇,扣押工厂计划”时,重重“哼”了一声。
“这赵德海,真是糊涂!”
没等李书记开口,赵大队长突然闯了进来,他听说陆峥带人造反,连夜骑着自行车赶来了公社,进门就喊:“李书记!您别听他们胡说!我儿子不是那样的人,是陆峥他们故意找茬!”
“是不是故意找茬,听听大家怎么说。”陆峥侧身让开,让身后的女知青上前。
一位姓王的女知青红着眼眶,声音带着委屈:“李书记,四年前我刚下乡,赵强就借着帮我搬行李,摸我的手,我躲着他,他还在夜里往我窗台上扔脏东西!当时我跟赵大队长说,他却说‘我儿子就是热心,你别多想’,这不是包庇是什么?”
赵大队长脸色发白,还想辩解:“这些都是没影的事!她们是故意诬陷我儿子!”
“是不是诬陷,问问夏同志就知道。”陆峥看向夏汐。
夏汐深吸一口气,把暴雨天赵强如何逼近、如何动手拽她的细节,一字一句说了出来。
夏汐最后补充道:“若不是陆队长及时赶到,我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赵大队长不仅不怪自己儿子,还把我们建工厂的事押着,说要让陆队长给赵强道歉才肯放行。”
李书记把材料往桌上一拍,厉声对赵德海说:“赵德海!你儿子犯了流氓罪,你不仅不管教,还包庇他、公报私仇,你这个大队长是怎么当的?知青是国家派来建设农村的,不是让你们欺负的!”
赵大队长吓得腿一软,赶紧辩解:“李书记,我儿子是我独苗,我……我就是一时糊涂……”
“糊涂也得受罚!”李书记打断他,转头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赵德海,你回去好好管教你家逆子,再亲手写一份深刻的检讨!公社还要派工作组去红星村,好好整顿整顿!”
赵大队长不敢再说话,耷拉着脑袋退了出去。
——
解决了赵强和赵德海的事,李书记的脸色缓和下来,看向陆峥手里的工厂规划图。
“说说你们建工厂的想法。”
陆峥上前一步,指着规划图,条理清晰地说:“李书记,我们想在知青点后面的旧仓库建苞米加工厂和饲料作坊。”
“一是知青们没干过农活,在地里效率低,浪费了他们的文化底子。二是村里人种地忙,自己碾米、做饲料费时间,工厂建起来,既能帮村民省力气,还能给生产队创收。按我们测算,每月至少能赚二十块,往后还能帮周边村子加工,带动大家一起富!”
陆峥顿了顿,眼神坚定。
“国家派知青来,不是让他们当苦力的,是让他们用知识帮农村搞建设。建工厂只是第一步,将来我们还想建村小学,让村里的娃能读书,让红星村越来越好。”
这番话听得李书记连连点头,拍着陆峥的肩膀说:“陆峥,你这个队长有想法、有担当!知青的价值就该这么用!你们的工厂计划,公社批准了!需要帮忙尽管说,公社给你们协调资源!”
——
消息传回红星村,知青们和村民们都乐开了花。
三天后,县城工厂的卡车轰隆隆开进村里,十台旧机器被稳稳卸在修缮好的旧仓库前。
村民们围在一旁,看得眼睛发亮,“这机器看着就带劲!以后咱们碾苞米再也不用费劲推石磨了!”
王大力搓着手,兴奋地拍了拍机器外壳,“还是陆队长有本事,跑公社、谈工厂,硬生生把这事办成了!咱们红星村总算要有自己的工厂了!”
刘铁牛也跟着点头,嗓门大得全村都能听见:“可不是嘛!之前赵大队长还想押着这事,要不是陆队长硬气,去公社讨公道,咱们哪能这么快见到机器?陆队长这才是真为村里干事的人!”
人群里的老人们也跟着附和!
有位拄着拐杖的大爷看着机器,忍不住感叹:“我活了一辈子,没见过村里有这么金贵的物件!陆峥这孩子,年轻有为,比某些只想着护犊子的强多了!”
而另一边,赵大队长的检讨信被贴在村口的公告栏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认错反省”的话,却没多少人买账。
村民围着公告栏议论:
“儿子犯了流氓罪,他倒公报私仇耽误建工厂,哪配当大队长?”
“这几年守着老规矩不挪窝,还是陆队长能带着咱们往前奔!下次选大队长,我投陆峥!”
议论里满是对赵德海(赵大队长)的不满,更衬得陆峥的担当让人信服。
——
此时的旧仓库里,陆峥正带着夏汐、张桂英和几个懂点机械的知青调试机器。
机器运转的“嗡嗡”声响起时,围观的村民们爆发出一阵欢呼。
陆峥站在机器旁,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眼神里满是坚定。
这只是开始,往后他还要带着红星村,建学校、搞生产,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