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回到院里,针对林家的调查全面展开。
林正雄被带走后,林氏集团的股价应声暴跌,一副大厦将倾的景象。
秦雅作为联姻对象,忙得焦头烂额。
而我则一头扎进了堆积如山的卷宗里。
林家的账目做得极为漂亮,好几位经验丰富的会计师都未能找出破绽。
但我拥有“核心账目解析能力”,那些复杂的数字和表格在我眼中,仿佛变成了清晰的脉络。
我只用了一个通宵,就在一份海外子公司的季度财报里,发现了一笔极其隐蔽的资金流转。
这笔钱,正是整个诈骗案的关键。
指导我的王主任看到我圈出的地方,惊讶地推了推眼镜。
“阿彻,你是怎么发现的?
这个地方我们几个老家伙都看漏了。”
我只是说:“可能是我对数字比较敏感。”
有了突破口,后续的调查势如破竹。
然而,林汕并没有坐以待毙。
他动用了林家所有的人脉关系,四处奔走,试图扭转局面。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他在我回宿舍的路上堵住了我。
他看起来憔悴了不少,但依旧维持着他的高傲。
“开个价吧,林彻。”
“要多少钱,你才肯放过林家?”
我看着他,觉得有些可笑。
“你觉得,这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吗?”
他上前一步,逼近我:“别跟我装清高了!
你不就是嫉妒我吗?
嫉妒我拥有你没有的一切!
现在你毁了我的婚礼,还想毁了我的人生,你满意了?”
我绕开他,径直往前走。
“你想多了,我对你一点都不羡慕。”
他在我身后尖声喊道:“你会后悔的!”
两天后,网络上开始出现大量关于我的帖子。
标题取得耸人听闻——《扒一扒某市最帅检察官,为娶豪门不成,恶意报复反成仇家》。
帖子里,一个自称是我“大学同学”的人,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我如何在大学期间就嫉妒林汕,如何因为追求秦雅不成而心生怨恨,最后利用职务之便,捏造证据,构陷林家。
帖子里还附上了几张我大学时期的照片,和林汕众星捧月的样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时间,舆论哗然。
我的名字和照片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院里的领导找我谈话,虽然表示相信我的为人,但还是让我暂时避避风头。
我被变相停职了。
林汕打来电话得意道:“怎么样?
我早就说过,你会后悔的。”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你的真面目了,一个善妒又恶毒的男人。”
“林彻,你斗不过我的。”
在我挂断电话的同时,光屏再次出现。
舆论危机化解选项:A.人脉通天卡(可获得一位业界大佬的公开声援)B.深度信息挖掘(能够从海量公开信息中,快速找到目标人物的关联与软肋)林汕的选项A很快就消失了。
我回到宿舍,打开电脑,看着那些不堪入目的评论和谩骂。
恭喜宿主,成功拾取“深度信息挖掘”。
我点开那个爆料贴,将发帖人的ID输入了一个自己编写的小程序里。
很快,那个ID在其他平台的发言记录、社交关系网,都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
发帖人是我大学时的室友,也是当初跟在林汕身边,对我冷嘲热讽最厉害的那个。
我顺着他的社交网络,又找到了几个在帖子下面推波助澜,自称是“知情人”的账号。
他们无一例外,都和林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林汕不知道的是,那位被他选走“声援”的业界大佬,早年也曾陷入过类似的污蔑。
第二天,那位大佬公开发声,并非为林汕而是谴责这种毫无根据的网络暴力。
舆论的风向,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而我则将整理好的所有证据,包括那些“水军”的真实身份、他们与林汕之间的利益往来记录,打包发给了院里的纪检部门,并附上了一份实名举报。
举报的标题是:关于林汕等人涉嫌诽谤、妨碍司法公正的调查申请。
做完这一切,我接到了秦雅的电话。
“阿彻,我们见一面吧。”
“我知道林汕做得不对,我代他向你道歉。”
“但能不能……看在同学一场的份上,高抬贵手?”
我平静地回答:“法律面前,没有‘高抬贵手’。”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
许久,她才开口:“那件事,你真的要查到底吗?”
我知道她指的不是林正雄的案子。
而是另一件,被林家掩盖了许多年的事。
“秦雅,你应该问问他自己。”
“有些事,真的能瞒一辈子吗?”
我挂了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