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伴背着我策划全家旅行,我杀疯了


这天,村口的广播又响了起来。

「热烈祝贺我公社王德明、李秀芳两位老师被评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获邀参加省城教育经验交流会!」

「此次会议为期七天,公社特批全额旅费。预祝他们凯旋归来,为我公社教育事业再创辉煌!」

我正蹲在水缸边洗棉袄,听到这消息手上的动作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屋里传来王德明和儿子激动的交谈声,话语中充满了对省城的向往。

「爸,听说省城的百货大楼有电梯,自动扶梯,能带小宝去见见世面吗?」

「那是自然,咱们一家人好好享受享受,秀芳说她在省城还有同学,还能带我们去看电影院里最新的彩色电影!」

第二天中午,我把晒得半干的棉被抱上屋顶,小心翼翼地铺在瓦片上。

一阵风吹过,一张折叠的纸片从王德明放在院子里晾晒的教案本中飘出,落在我脚边。

我弯腰捡起,无意间看到了上面密密麻麻的字。

一共是五个人的行程安排,唯独没有我的名字。

我的手剧烈颤抖。

晚饭后,王德明翘着二郎腿坐在八仙桌旁,一边喝茶一边理直气壮地对我说话。

「慧珍,这几天抓紧把我们的衣服都洗干净熨平,要带足够换洗的。」

「再准备一些干粮和咸菜,火车上吃的,特别给秀芳准备些她爱吃的萝卜干,还有那罐龙井也带上。」

「小宝的毛衣你也再加紧织,省城可能会冷,孩子受不得风寒。」

夜深人静,大家都睡下后,我最后一次问德明:

「老公,你叫我准备这么多东西,那我能一起去吗?」

王德明立马从床上坐起来,反驳道。

「就你这样的大字不识的农妇,去了省城能干什么?」

「走在省城的马路上,人家一眼就看出你是个乡下人,我这么多年脸面往哪搁?」

「再说家里的猪鸡也离不开人,你就别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了!」

他翻身面向墙壁,很快发出震天的鼾声。

我躺在床沿,眼泪无声地流进枕头。

清晨,我仍旧五点钟起床,生火煮小米粥,切咸菜,准备全家人的早饭。

小宝穿着新做的蓝棉袄,得意洋洋地在院子里玩耍。

「奶奶,姨奶说省城的电影院能放彩色电影,大百货商店里的玩具比咱县城的多十倍!」

「姨奶说只有有文化的人才能欣赏那些好东西,你这种大字不识的人去了只会傻眼。」

他冲我做了个鬼脸,又补了一句更刺心的话。

「姨奶还说你这样的人去省城肯定会走丢,到时候给我们添麻烦。」

我沉默地擦了擦手上的面粉,胸口的疼痛已经麻木。

儿子王建国走进厨房,看了我一眼,却只是叮嘱道:

「妈,我们走了这段时间,记得好好照顾那头母猪,快生产了。」

「猪圈的草料要每天换,别再偷懒了,回来可要检查的。」

他说完转身离去,没有丝毫的愧疚。

接下来的五天里,我默默地准备着各种行李。

洗衣、缝补、熨烫、织毛衣、做干粮、装咸菜、收拾包袱。

每一件事我都做得格外认真,王德明看我这几天没再提去省城的事,态度稍微和缓了些。

「慧珍啊,其实也不是不带你去,实在是家里离不开你啊。」

「你看猪圈、鸡舍、菜地,哪一样没你看着能行?这不是委屈你,而是家里真需要你。」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一副深明大义的样子。

我漠然地看着他,这虚伪的解释反而让我心如止水。

出发那天,全家人一大早就穿戴整齐,王德明抹了油亮的头发,儿子儿媳穿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

小宝更是喜气洋洋,头上戴着秀芳送的红色线帽,手里还抱着一个小布包。

王德明把自行车推到我面前:

「慧珍,你骑车送我们去公社汽车站吧,正好回来能带点油盐酱醋。」

我默默地点头,接过自行车把手。

这辆车是我二十年前卖掉自己陪嫁的银镯子才买下的。

那时想着能帮德明上下班省点力气,没想到今天竟用它送自家人去省城享乐。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