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反击的序幕,在陈亦瑶为我举办的那场荒唐葬礼当天,正式拉开。
葬礼极尽奢华,她仿佛想借用这场盛大的告别仪式,来洗刷内心的不安与愧疚,做给活人看,也做给她自己看。
媒体长枪短炮对准了那个一身黑衣、憔悴苍白却更显楚楚动人的陈氏总裁。
她对着没有遗体的棺椁,泪眼婆娑,诉说着“深情”与“悔恨”。
就在这最“感人”的时刻,数段经过处理的录音开始在网络流传,内容直指陈希文并非所谓的“依赖型人格障碍”,其懦弱依赖全是精心伪装的表演。
舆论一片哗然。
但这仅仅是开始。
紧接着,更多关于陈希文过往劣迹的匿名爆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其中最为惊悚的,是数年前那场被压下的城郊醉酒飙车致人死亡事件的重提,模糊的细节与指向性明确的暗示,瞬间点燃了公众的怒火。
与此同时,霍流月指挥着霍氏集团,对陈氏发起了精准而凶狠的狙击。
她利用陈氏因舆论冲击而股价动荡、人心惶惶的时机,收购、截断合作、挖走核心团队,招招致命。
陈氏这艘本就因陈亦瑶近期管理混乱而有些偏离航向的巨轮,开始剧烈摇晃。
而我,则隐在暗处,像一名熟悉猎物每一个弱点的猎手。
我太了解陈亦瑶了,了解她的骄傲,她的恐惧,她那在压力下极易失控的焦虑型人格。
通过一些无法追溯的匿名渠道,一些经过精心筛选的信息被送到了她的面前。
真真假假,虚实难辨。
这些信息如同慢性毒药,不断侵蚀着她的判断力。
她变得更加多疑、焦躁、易怒。
在公司会议上,她屡屡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进一步加速了内部的混乱与离心。
她对陈希文的耐心也日渐消磨,尤其是在霍流月的人暗中帮助,让她抓住了陈希文那对本该死去却在外地逍遥的父母后,她积压的怒火与屈辱找到了新的宣泄口。
陈希文和他的父母,一同被陈亦瑶关进了那间我曾待过的地下室。
讽刺的是,看守他们的,还是那群黑衣保镖。
据说,里面的惨叫和求饶声,日夜不休。
她把他加诸在我身上的一切,变本加厉地还给了他,仿佛这样就能证明她也是受害者,证明她已“幡然醒悟”。
外界舆论仍在发酵,但缺乏决定性证据,局面显得有些胶着。
直到那天,霍流月亲自来到我的临时居所,她将一份文件放在我面前,眼神锐利而冷静:“找到了。
当年车祸现场的原始记录,以及一个关键目击者的最新证词,足以形成完整证据链,将陈希文定罪。”
恰在此时,濒临破产边缘、试图挽回公众形象的陈氏集团,宣布召开一场重大的新闻发布会,意图澄清谣言,稳定局势。
我和霍流月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决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