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其中有七八位平平无奇但也不拖后腿,如今有的外放为县令,有的在朝中做一小官。
剩下的十五个兄弟,在征战中失去性命的有七人,活下来的八人都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开国后论功行赏有两位封侯后不想出风头入翰林院做起了清贵的文人,每天就修修书,看看典籍。
六位拒了封赏自愿戍边,远离了政治中心。
只有皇后的父亲出任了右丞相之位,在左丞相之下。
可以说皇后一家都很识时务,在表面上皇后一家都牺牲良多。
皇帝感动于皇后娘家的付出,不顾众人反对,同意了戍边的几位带走妻儿子女。
但那是当初,十几年后皇帝发现皇后母家枝繁叶茂,追随者众多。
如今他想动任何一位都要掂量掂量,皇后家已经成为了他的阻力。
就连那几个不成才的,也是朝中不起眼但不可或缺的位置。
他有任何的动作,皇后的父亲一清二楚,但凡意见不同朝中一半人都站在右丞相那边,他的命令很难顺利实行。
而当初看起来入翰林院没有权利的两位,在文人中如鱼得水。
边疆更是被皇后母家的人长期把守着,他不能轻易去动。
现在皇帝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地位遭受到了威胁,以至于与皇后的关系渐行渐远。
而大皇子虽然是皇后所生,但与外公和一众表兄弟的接触都不多,反而跟他这个父亲的想法都一致。
这位开国皇帝也有魄力,在观察到大皇子可用之后,索性放下忧虑一心为大皇子谋划。
他在征战中身体损伤也活不了多少年了,没时间再去培养下一位跟皇后无关的继承人。
而他看中的正是俞家,没有直系后代男嗣,还是跟他一心的臣子。
而他看中的大皇子妃俞知微也很是聪明,能担起皇后之位,儿子对他挑选的大皇子妃也很满意。
他不愧对于儿子,不愧对皇后,不光立她为后,还让她的儿子当下一任继承人。
而俞知微和爹爹早就分析出来皇帝的用意,对送到手里的大皇子妃位置没有退缩也退缩不得。
父亲跟皇上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没有退路。
但太弱的皇后母族也会被人议论被人眼红针对,八月就是商议好的定婚日子,已经可以预见到从那以后就会出现源源不断的麻烦。
得知妹妹找朋友弄来一批粮食赈灾,后续应该还会有,而妹妹想亲自去的时候,她就心思一动,或许此次可以借妹妹的光增加自己的筹码。
此时是六月底,离八月还有一些时日,如果她和妹妹一块去的话也不是不行。
妹妹出粮食和武力,她出脑子,她们基本上不会有危险,只会辛苦一点。
而等到皇上下赐婚圣旨的时候,这就是自己堵别人嘴的筹码。
而有些事情不能瞒着娘怕她担心了,只是瑶瑶或许得暴露一下自己的武力了。
吃完饭姐妹俩相携回到俞知瑶院子里,俞知微拉着妹妹把事情从头说到尾,只见妹妹不说话沉思。
俞知微想着或许妹妹有为难的地方,那自己这个傻妹妹恐怕会为自己做出退让。
正想开口说还有别的方法,只见俞知瑶神秘的笑道:“姐姐,咱们出门要不然变成男子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