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了安师父的话——“教拳如治水,宜疏不宜堵。”
也许,这真的是一个方向?一个能让更多人受益,也能让自己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方向。
“我需要考虑一下,也要问过我师父。”闫小柱没有立刻答应。
“应该的。”李总理解地点头,“期待您的回复。”
回程的公交车上,闫小柱看着窗外掠过的城市夜景,内心渐渐平静下来。企业的邀约,像是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了涟漪。他知道,生活的可能性,正在他面前悄然展开。
第 六 章 完
周日的公园,晨光熹微。闫小柱比往常到得更早,心里揣着事,练功时也有些心神不宁。
安在田盘着核桃,看着他打完一套“老三推”,缓缓开口:“心不静,劲就散。有什么事,说吧。”
闫小柱连忙收势,将企业邀请做系列课程的事原原本本说了出来,包括自己的犹豫和赵刚那句“他们能吃得了这苦”。
安在田听完,沉默了片刻,目光投向远处逐渐热闹起来的公园。几个老人正在慢悠悠地打着太极,动作虽不标准,却自得其乐。
“你觉得自己教得了吗?”安在田问,语气平淡。
闫小柱想了想,认真回答:“教他们在工作间隙放松肩颈、活动筋骨,站站简单的养生桩,应该没问题。但要教拳理劲法,我还差得远。”
“嗯,”安在田微微颔首,“还算有自知之明。教拳的人,最怕的就是一瓶不满,半瓶晃荡。”
他话锋一转:“不过,赵刚那句话,也只说对了一半。武术传承,自古就有两条路。一是‘法侣财地’,寻深山福地,觅资质上佳的徒儿,倾囊相授,这是精英之路,求的是技艺登峰造极。另一条,是‘普度众生’,将其中强身健体、修养心性的部分提炼出来,广传于世,让更多人受益,这是普及之路,求的是广种福田,延续香火。”
他看向闫小柱:“这两条路,本无高下之分。你如今在学校的教学,走的就是第二条路。去企业教课,无非是换了个地方,面对的是另一群人。只要不把核心的东西当噱头,不故弄玄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教他们真正有用的,有何不可?”
这番话如拨云见日,让闫小柱心中的纠结顿时消散大半。
“那……师父,我该答应?”
“可以答应。”安在田道,“但要立下规矩。第一,只教养生健身的内容,三黄炮锤及核心内功心法,一概不传。第二,收费要合理,不漫天要价,也别自贬身价。传道授业,获取应有的报酬,天经地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目光严肃起来,“无论对方是谁,都要认真负责,就像教你的学生一样。不能因为他们只是‘随便学学’,你就‘随便教教’。”
“我记住了,师父!”闫小柱郑重应下。
这时,赵刚练完功走过来,听到最后几句,哼了一声:“教那些白领?怕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安在田看了赵刚一眼:“你当初入门,不也是从站桩调息开始?万丈高楼平地起。他们若能因这简单的锻炼而改善健康,养成运动的习惯,便是功德。武术的根,不能只在少数人手里,也要扎进寻常百姓的土壤里,才能活得长久。”
赵刚抿了抿嘴,没再反驳,但眼神中依然存着一丝不以为然。
安在田不再多言,让闫小柱继续练拳。这一次,闫小柱心无挂碍,将“老三推”打得虎虎生风,虽然劲力依旧稚嫩,但那份专注和沉静,让一旁的赵刚也微微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