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八零:我的电台能听心


周老板端着茶杯没喝,眼睛还黏在君子兰上,手指点着其中一盆刚冒花箭的:“您这盆是‘佛光’吧?花瓣能开成金黄色,现在县城里有钱人家都抢着要,上个月我帮人收了一盆,四百八十块成交的,现在要是再找,五百块都未必能拿到。”

这话刚落,院门外就围过来几个邻居,都是被自行车铃声吸引来的。二柱挤在最前面,踮着脚往院里看,嘴里还念叨:“啥花这么金贵?还值五百块?我上次看建军家这花,跟野地里的草没啥不一样啊!”他的心声里满是不信,却又忍不住往院里凑,脚边的石头踢得“咕噜”响。

周老板听见声音,回头笑了笑,从公文包里掏出张报纸,铺在石桌上:“您看,这是昨天的《省晚报》,上面写着‘君子兰热席卷全省’,现在不仅县城,连市里的单位都流行摆君子兰,说是‘镇宅招财’,品相好的一盆能卖到六百块,比国库券还赚得快!”

邻居们凑过来看报纸,王婶指着上面的价格,声音都拔高了:“我的天!五百块一盆?这十盆不就是五千块?比建军之前存的国库券还值钱!”她的心声里满是惊讶,又带着点后悔:“早知道去年我也跟着买两盆了,当时才五十块一盆,现在翻十倍!”

二柱的脸一下子红了,挠着头往李建军身边凑:“建军,你……你这花真是去年收的?当时我还笑你……现在看来,是我眼光差了。”他的心声里满是羡慕,还有点局促:“早知道君子兰这么值钱,我也不天天守着那几亩薄田了,跟着建军做点买卖多好。”

李建军拍了拍二柱的肩膀,没提去年的事,只是对周老板说:“周老板,您想怎么收?是按盆算,还是打包价?”

周老板直起身,从公文包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价格:“我看您这十盆品相都好,其中三盆是‘佛光’,五盆‘圆头短叶’,两盆‘和尚’,这样——‘佛光’每盆五百,‘圆头短叶’每盆四百五,‘和尚’每盆四百,十盆加起来一共四千三百块,您看行不?”

这话一出口,院门外的邻居们都“哇”了一声,王婶捂着嘴说:“四千三!抵得上我家两年的收成了!建军,你可真是有远见!”

兰英手里的茶杯晃了晃,热水溅出来一点在手上,她却没察觉,只是看着李建军,眼睛亮晶晶的——去年李建军收这十盆花时,她虽没反对,却也悄悄担心过会砸在手里,现在看来,是她小瞧了自家男人的眼光。她的心声里满是骄傲:“我就知道他做啥都有谱!这四千多块,够给新房子装个新窗户,再给我买台缝纫机了!”

李建军心里也有点意外——他知道君子兰会涨价,却没想到涨得这么快,比记忆里的“君子兰热”提前了小半个月。他蹲下来,看着最壮实的那盆“佛光”,叶片上的纹路像被油浸过似的,想起去年张叔急着给孩子交学费的样子,心里软了软:“周老板,价格没问题,但我有个条件——您要是收了这花,以后村里要是有老乡想种君子兰,您得帮着提供点花苗和技术,成不?”

周老板愣了一下,随即笑起来,拍着大腿说:“李主播您真是实在!这有啥不成的?我正愁找不到稳定的货源呢,要是老乡们愿意种,我不仅提供花苗,还包回收,保准让大家赚钱!”他的心声里满是乐意:“这可是个好买卖!既能卖人情,又能稳定供货,比在县城里抢货强多了!”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