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那些未知的危险无处不在。
如果回到沈家,我会继续保持着我的荣华富贵,甚至可能会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只是我不再有选择的权利,只作为一个棋子活着。
一面是自由,一面是钱权。
我闭上眼睛,掩住内心的挣扎。
若是十年前,我定会毫不犹豫的回家。
可十年的现代生活终究从骨子里改变了我。
想到那些整日在后宅安分守己的女子,我内心闪过一丝恐慌。
我好不容易生出来的一点点自主意识,难道又要被泯灭了吗?
我想要自由,想要独立的人生,而不再是他人的附庸……
算了,搏一把吧。
再睁眼时,已是一片清明。
于是我起身,朝着京城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
一拜天地伦理。
二拜君王宗法。
三拜亲师生育。
跪拜完后,我朝着相反的方向,跌跌撞撞的向前走。
……
孤身一人在世间行走并不容易,但好在十年的成长已经足够我应付。
我将身上值钱的东西全部变卖,买了一身干净的乞丐衣服,掩去了原本的容貌。
然后我扮作失所的流民,一路来到苏州城。
吴侬软语的氛围让我留了下来。
我去官府办理了新的户籍,花光身上银钱在城北租了一间平民区的小宅子。
我没有生计维持家用,就去绣坊寻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多年没拿过针线,成品跟以前已经难以相提并论,但不难看出我曾经的功底。
看着与苏绣迥异的刺绣风格,绣娘思索良久,最后淡淡的说了句:
“留下吧。”
安定下来的那一晚,我兴奋的睡不着。
就着三两月光二两酒,在夜色下跳了半宿的舞。
我在绣坊一待就是三年。
第四年,我数着匣子里的银馃子,果断离开了那里。
三年的时间里,我攒了一百两。
按现代的数额来算,大约是十万。
我拿出其中的三十两,租了一间略大些的屋子,又买了几套桌椅,在平民区开了一家小小的学堂。
学费不贵,普通家庭也能负担得起。
我跟那些人说:
“如果家里有姑娘,也可以送来读书,在学堂中男孩女孩都是平等的。”
他们瞬间摇头。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更何况还要多交一分钱。”
“不行不行……”
“你一个姑娘家出来办什么学堂?”
面前的质疑声让我内心复杂,产生了一股挫败感。
最后我闭了闭眼。
“凡是一男一女来学堂读书的家庭,可以只收一份束脩。”
七年后,苏州城。
“沈姑娘,吃了没,没吃的话来我家吃点啊。”
“沈姑娘,这是娃儿他爹今早刚打的鱼,你带回一只去吧。”
“沈姑娘,我家姑娘说想跟着你一起在学堂里教书呢。”
“沈姑娘……”
我婉拒了他们的邀请,撑着一把油纸伞独自走上桥头,唇角忍不住扬起一丝笑意。
从最开始面对质疑,到现在承载敬意,我用了五年。
七年的时间里,我不仅教那些学生四书五经,还会教一些别的。
木工科技、农桑经验、又或者是生存技巧。
那些我在现代社会中学到的,都被我毫无保留的展现出。
“沈姑娘。”
一个青衣男子立在我面前。
我认出了他,是苏州知府身边的侍卫。
“什么事?”
“大人说,想请您过府一叙。”
我皱皱眉,有些疑惑。
虽然如今学堂已经与朝廷合办,成了苏州城最大的书院,但我与官府的交集并不深。
“不敢当,大人有什么事直接吩咐便是。”
我跟着侍卫离开,见到了那位知府,他啜下一口茶。
“苏州城的流民越来越多了。”
言下之意,就是该如何安置他们。
以苏州现在的能力,供养不了这么多流民。
我想起在现代史书上所记载过的“鱼米之乡”的称谓,在这个朝代还没有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