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零冷面厂长爹,靠萌娃转运

第38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


福福用力点头,小脸绷得紧紧的,显得格外专注。

炉温缓缓升高。技术人员紧盯着屏幕上飞速滚动的各种数据流。

苏婷也站在观测窗前,目光紧紧盯着。

“平稳。”福福报告,数据正常。

试验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福福的小脑袋歪着,努力地听着大机器里传出的“歌声”。

“嗯……现在,像小鸟在叫,有点尖尖的了。”在某一个时刻,福福这样说道。

同时,旁边一台仪器的屏幕上,几条平稳的波浪线中突然跳起了一个小小的尖峰。

过了一会儿,她又皱起小鼻子说:“现在……像大老虎在哼,沉沉的……”

数据显示,材料内部的力量正在一点点聚集,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

突然,福福紧紧皱起了眉头,小手也握成了拳头,大声说:“卡住了!这里卡住了!它很难受!”

就在同一时刻,技术员苏婷紧盯着的另一台精密的仪器屏幕上,一个极其异常尖锐的信号像受惊的兔子一样一闪而过!

这个信号太弱太快了,混杂在一片杂乱的背景噪音里,如果不是提前死死盯着那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现。

“立刻降温!保持惰性气体保护!”郑卫国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达指令。

操作员马上执行。几分钟后,福福紧锁的眉头舒展开,长长地呼了一口气,笑嘻嘻道:“好了好了,歌声又变顺溜了……”

事后详细的检测证明,就在福福喊“卡住了”的那一瞬间,材料内部确实开始出现一个极其微小的,快要变形的坏点。

幸亏处理得无比及时,这个坏点在萌芽状态就被控制住了,材料的性能完全没有受到损害!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试验下来,大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

福福那些充满童真的,半懂不懂的描述,竟然和精密仪器捕捉到的特定异常信号模式,一次次地对上了!

虽然现有的科学知识还无法完美解释为什么一个小孩子能“听”到这些。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而且每一次都有效,每一次都能重复。

郑卫国抓住这一点,开始指导技术人员做一件更重要的事。

他们把福福的每一个“感觉词”都记录下来,并尝试找出与之对应的可以实际操作调整的机器参数。

比如,当福福说尖尖的,可能需要微调温度,她说沉沉的,可能需要改变压力……就这样。

他们慢慢摸索并建立了一套非常独特的,将孩子的直觉信号和物理监测信号紧密结合的精密调控方法。

苏婷默默地记录着这一切,她看向福福的眼神变得越来越复杂,她写回总部的报告,内容恐怕早已远远超出了普通技术报告的范畴。

郑卫国心里很清楚,他们正在走一条没人走过的路,虽然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但福福的特殊之处暴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他必须争分夺秒,在这套方法完全成熟,成为厂里真正的技术壁垒之前,赶在第七局可能采取更进一步行动之前。

他站在实验室外,透过玻璃看着里面正被小张喂水,因为长时间专注而小脸通红的福福,眼神里充满了决心。

试验大获成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终究还是传到了省城的秦主任那里。

这一次,他亲自来到了红星机械厂。

没有隆重的接待仪式,就在那间挂着“特种工艺研究室”牌子的办公室里,秦主任和郑卫国进行了一次关门谈话。苏婷安静地坐在一旁做记录。

“郑厂长,你们又立了一大功啊。”秦主任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深深的赞赏,“那种新合金的加工难题,国内好几个顶尖研究所半年多都没拿下,居然在你们这里找到了稳定可靠的方法。这恐怕……不能单单用老师傅的经验和仪器帮忙来解释了吧?”

郑卫国心里咯噔一下,但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很镇定。

他回答说:“秦主任,科技的发展不常常就是这样吗?一开始解释不了,慢慢摸索出规律,最后变成可靠的技术。我们也就是运气好,在老师傅的经验和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摸到了一些看似偶然,其实有内在规律的门道,还成功把它做成了可复制的流程。”

他这话说得很巧妙,不强调“谁”有这个本事,而是突出“怎么用”这个规律。

秦主任往前靠了靠,双手交叉放在桌上,气势压人。

“郑厂长,我很欣赏你做事谨慎,对人负责。但事到如今,我们得更坦诚一些。我们认为,这种‘敏感’或者它代表的技术,有非常大的战略价值。它可能关系到一些关键材料的研发,甚至高端装备可靠性的提升。”

他停了一下,然后抛出了真正的重点。

“所以,我们决定把红星厂正式定为特殊材料,工艺验证基地。我们会持续投入资源,包括更先进的设备,一定额度的特殊材料,还有……必要的时候,提供更高层级的安全保护。”

“但是,”他语气一转,眼神变得更深。“我们也要更深入、更直接地合作研究。我们得搞清楚这背后的原理,不能只停留在用结果。也就是说,那位技术顾问……可能得接受更系统的评估和测试,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这个能力。”

办公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僵住了,连一旁做记录的苏婷笔都停了一下。

郑卫国沉默了一会儿,知道不能再回避了。

对方已经摸到了真相边缘,不再满足于模糊的合作。

他抬起头,迎着秦主任的目光,语气沉稳又坚定。

“秦主任,我明白组织的重视。作为厂长,我坚决服从安排,愿意把红星厂建成可靠的验证基地。至于您提到的‘合作研究’,我原则同意,但有几个条件”

“第一,必须以技术顾问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为第一原则。任何测试都要有医疗专家和我在场监督,不能影响她正常生活。”

“第二,研究的目的应该是保护和发展这个‘能力’,而不只是分析利用它。最终我们要搞出一套可操作、能传承的技术体系,而不是只靠某个人。”

“第三,关于‘技术顾问’的一切信息,必须定为最高机密,严格控制知情范围。”

他没有直接承认技术顾问有什么特殊,但也没否认。

而是跳到了怎么操作怎么设定保护措施。

这其实是一种更聪明的回应。

秦主任认真听着,眼神稍微缓和了些,他对郑卫国的态度是满意的。

他要的不是对抗,而是可控的合作。

“很合理,”他点点头,“我们可以组建一个联合专家组,你我双方都派人,一起制定研究计划和安全规范。苏婷同志继续做联络协调。”

他看了一眼苏婷,苏婷轻轻点头。

“至于保密和安全,你绝对可以放心,这本就是我们的底线。”

会谈结束后,郑卫国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坐了很久。

窗外夕阳西下,天色暖红当中带着点凝重。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福福和她的能力正式进入了国家高层的视野,得到了最高级别的关注和保护,但这也意味着她将更深入地卷入一个庞大而隐秘的体系当中,未来的路变得更具不确定性。

他拿起电话打给技术科:“通知核心小组,晚上开会。我们有新的长期任务了。”

然后又按了通话器叫秘书:“小张,带福福来我办公室一下。”

不一会儿,门开了,福福蹦蹦跳跳跑进来:“爸爸!”

郑卫国抱起女儿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渐渐点亮的灯火。

轻声问:“福福,以后可能会有更多叔叔阿姨想跟你玩听声音的游戏,也会问你很多问题。你会怕吗?”

福福搂住爸爸的脖子,好奇地望着窗外:“跟爸爸在一起就不怕。那些亮盒子发出的声音,仔细听其实也挺好玩的。”

女儿天真无条件的信任,像一道暖流,把他心里那点沉重和担忧冲淡了。

是啊,既然躲不开,那就主动面对。

他用最坚实的臂膀保护她,用全部的智慧为她铺路。

把这份“天赐”的能力,变成真正对国家有利,也对她自己有益的力量。

夜色渐深,红星厂灯火通明。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