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假千金觉得真千金蠢死了


“资源整合?实务通道?”金蓓蓓咬牙切齿地低语,“好,我就来看看,你们金家引以为傲的资源整合,到底整合出了什么成果!不就是靠着信息差和关系网吗?”

她不再去思考国际关系学院的深层含义,也彻底无视了金鑫报告中对她价值的客观分析。

她被情绪完全主导,决定发起反击——用她最擅长的方式:数据分析与寻找漏洞。

她打开电脑,不再搜索学校信息,而是开始疯狂检索金氏集团过去几年的公开报道、财报摘要(尽管不上市,但部分业务板块有发债需求,会披露部分信息)、行业新闻以及相关政策变动。

她不愧是复旦经济学院的高材生,很快便从公开的海量信息中捕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结合她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她确实发现了金氏集团在过去四五年间的几次战略调整或投资转向,从纯商业角度看,似乎有些“滞后”或“过于激进”。

某新能源板块投资: 金氏进入的时机似乎比市场龙头晚了大半年,错过了最初的政策红利爆发期。

某地产业务收缩: 在中央明确提出“房住不炒”后,金氏虽然也开始收缩,但步伐似乎不如某些以“高周转”著称的民企那么迅速果断,可能承受了更多的资金压力。

海外某个资源项目:曾有小道消息称金氏有意竞标,但最终悄然退出,随后该项目所在国发生了政局动荡。

金蓓蓓如获至宝,她将这些信息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逻辑”:

看吧!金家所谓的“资源整合”和“高阶信息”不过如此!他们同样会误判政策,同样会错过风口,同样会规避风险而放弃机会!金鑫在那个学校里所谓的“视野”和“布局”,并没有给家族带来先知般的优势!

她带着一种“揭穿真相”的快感,将这些案例精心整理,写成了一份措辞尖锐的分析报告。报告中,她极力强调金氏集团在战略决策上的“失误”与“滞后”,并将其隐晦地归结于所谓“依赖非公开信息渠道”的不可靠性,暗示这种模式并非万能,甚至可能因为路径依赖而错失良机。

她将这份报告发给了金彦,心中充满了报复性的期待。她想象着父亲看到后,会对金鑫和金琛的能力产生怀疑,会意识到她这个“学院派”的价值。

金彦在书房里收到了这份报告。他仔细地看完了每一个字,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最终化作一声深深的苦笑,其中充满了失望与疲惫。

“这孩子心思是活的,也是聪明的,可惜,全都用错了地方,看事情只能看到最浅的一层。”他对着身边的覃叔喃喃自语。

他将报告扔在桌上,手指点了点那份文件:“她看到的所谓‘失误’,没有一次是真正的决策失误。”

“新能源进场晚,是因为我们在等核心零部件技术国产化的突破点,宁愿少赚初期的快钱,也要把供应链安全握在自己手里,这是长远之计。”

“地产收缩慢半步,是因为我们要优先保障合作方的工程款结算和已购房业主的交付,金家不做砸锅卖铁、抽资跑路的缺德事,这损失,我们认。”

“海外那个资源项目,是我们最早收到风声可能不稳,主动退出的,避免的损失远超项目本身利润。这难道不是信息网的价值?”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