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还是存心戏耍我,不把我放在眼里?”
贾珍几句话说得盛弘冷汗直冒,心中暗暗叫苦。
此刻盛弘满心后悔,只怪自己当初心软,禁不住林噙霜和女儿墨兰的软磨硬泡,竟答应替墨兰推掉这门婚事。
眼下看贾珍这态度,要是今天真敢退婚,只怕明天他就会动用关系给自己使绊子。
宁国府与荣国府近年虽不如从前,可根基仍在,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
就说那贾雨村,原本只是个落魄举人,自打攀上贾家,没几年就升到了正四品的金陵知府,贾家的势力可见一斑。
王若弗常把自家父亲配享太庙挂在嘴边,而贾家,这样的先辈就有三四位。
这就是世家与寒门底蕴的差别。
连忠勤伯那样没落的勋贵,盛家都惹不起,只能看着华兰在婆家受委屈,更何况宁国府这样的高门。
林噙霜和墨兰知道盛弘不会为一个庶女的婚事与宁国府硬碰,就想了个缺德主意——让明兰代替墨兰嫁去宁国府,跳这个火坑。
盛弘起初当然不肯,毕竟明兰是老太太心尖上的人。
可林噙霜和墨兰太会装可怜,最后还是让盛弘点了头。
盛弘这次来宁国府,本是想先探探贾珍的口风,如果他态度还好,就提退婚的事。
谁知刚开口,贾珍就变了脸,盛弘立刻明白,这亲是退不成了。
“贾大人请息怒,下官绝无此意。”
“下官府中还有三个未嫁的女儿。”
“之前吴大娘子和贱内说定,是由下官的四女与府上荀二爷定亲。”
“只是四女才貌不出众,又是庶出,实在配不上荀二爷。”
“下官的六女是嫡出,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知书达理。”
“若贾大人不嫌弃,可由明兰与荀二爷定亲。”
贾珍一听,脸色立刻缓和下来。
“盛大人,是在下心急了,您别见怪。”
“既然如此,那今天就把婚书写定吧。”
盛弘听了大吃一惊。
“贾大人,这恐怕不合礼数吧。”
“至少也该三书六礼,明媒正娶啊。”
贾珍摆了摆手。
“事急从权,还望盛大人体谅。”
“今日便先签下婚书,之后我自会按规矩登门拜访。”
贾珍言毕,不等盛弘回应,便命人取来事先备好的婚书,自己先落笔署名,又强逼盛弘也签了字。
事毕,贾珍便不耐烦地将盛弘打发离去。
若不是为了图谋贾荀手中的家业,像盛弘这般五品小官,贾珍平日根本不屑一顾,更别说与他同席交谈。
盛弘走出宁国府,只觉脑中一片空白。
他恍惚地回到家中,硬着头皮走进盛老太太的寿安堂。
当盛弘将盛明兰与贾荀订亲的消息说出,盛老太太气得当场摔了茶盏。
盛弘吓得跪倒在地。
“母亲息怒,儿子不孝,请您千万保重身子。”
“儿子本是去宁国府商议墨儿与荀二爷的婚事。”
“谁知贾大爷竟改口说,墨儿是庶出,配不上荀二爷。”
“他说夫人尤氏见过明兰,觉得她温婉大方,又是嫡女,与荀二爷正是良配。”
“儿子本不愿答应,可贾大爷当场翻脸,强逼儿子签了婚书。”
“儿子无能,求母亲宽恕。”
盛老太太怒指盛弘斥道:
“你当我老糊涂了?休想糊弄我。”
“贾珍为何急着替他弟弟定亲,我岂会不知?”
“他怕贾荀若战死北疆,那半份家产就收不回来了。”
“所以才急着给他定一门亲事。”
“否则,堂堂宁国府,怎会看上我们盛家之女?”
“他就是怕找个门第高的不好拿捏。”
“这事全因你宠妾灭妻,惹得大娘子不满而起。”
“你耳根子软,禁不住林噙霜哀求,才想去退婚。”
“如今事情不成,竟想拉我的明兰来填坑?”
“我告诉你,休想!我还没死!”
盛弘无奈道:
“母亲,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婚书已签。”
“若我们悔婚,必会得罪宁国府。”
“到时盛家就要大祸临头了。”
盛老太太怒目而视:
“少拿这话吓我。盛家若败,也是你宠妾灭妻、家宅不宁所致,与我和明兰何干?”
“我拼了这张老脸,也要护明兰周全。至于你,自己看着办吧。”
盛弘一时语塞。
盛老太太冷冷道:
“还杵在这儿做什么?自己想法子去。”
盛弘只得退出寿安堂。
傍晚,乾清宫内,永和帝正批阅奏章,太监夏守忠进来禀报:
“陛下,皇城司有报,宁国府有动静。”
永和帝头也不抬:
“说,贾珍和他儿子又闹出什么笑话?”
夏守忠忙答:
“回陛下,贾珍为忠武将军贾荀定了一门亲。”
永和帝皱眉:
“他们兄弟不是不和吗?贾珍这是何意?”
夏守忠犹豫片刻:
“他定的是兰台承直郎盛弘家的庶女。”
永和帝勃然大怒:
“混账!简直胡闹!”
“他这算盘打得可真响。”
“以为贾荀此去北疆难回,就急着谋他的家产。”
夏守忠点头:
“陛下明鉴,贾珍选五品官之女,正是为了日后夺产时易于掌控。”
“只是如今婚书已签,倒不好办了。”
忠武将军门第显赫,乃朝廷重臣,在北境战功赫赫。
迎娶五品官员庶女,着实有些屈就。
永和帝沉吟片刻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