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秦微微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那条名为“等待”的细线,虽然纤细,却坚韧地连接着南北。
她端起已经微凉的牛奶,一饮而尽。然后,她摊开一本新的练习册,拿起笔,眼神重新变得专注而坚定。
她不能停下。无论为了父亲,还是为了……那个在赛场上证明了清白的少年。
她必须努力,跟上他的脚步。
哪怕前路,依旧大雨滂沱。
北方的夏天来得迅猛而热烈。知了在福利院的老槐树上声嘶力竭地鸣叫,阳光白晃晃地炙烤着大地。
张小风的生活节奏更快了。获得物理竞赛省一等奖并进入全国决赛,让他获得了短暂的赞誉,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全国决赛,那是汇聚了各省顶尖高手的战场,水平远非省级竞赛可比。
学校对他重视了许多,特意安排了资深的竞赛教练给他做针对性辅导,甚至批了他半个月的假,让他全心备赛。福利院的陈妈妈也尽可能地给他提供安静的环境,把仓库旁一个堆放杂物的小房间收拾出来,给他当临时书房。
那个小房间闷热、狭窄,只有一扇高高的气窗透进光线和一丝微弱的风。但张小风毫不在意。他将自己埋首于成堆的真题和大学物理教材中,汗水常常浸湿稿纸,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他也只是随手挥开,目光始终锁定在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模型上。
他知道,这是他人生中可能仅有一次的机会。一个通往顶尖学府、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更是……一个能让他将来有资格,真正站在她面前的机会。
他偶尔还是会拿出那个旧手机,看着里面寥寥几条短信。秦微微的短信依旧不定期,内容也依旧简短,但最近一次,提到了「雨季闷热,注意防暑」。他仿佛能透过这行字,看到她坐在南方潮湿的房间里,一边擦着汗,一边努力学习的模样。
这成了他疲惫时最好的强心剂。
全国物理竞赛决赛在八月中旬,于首都举行。学校派了指导老师陪同他前往。
这是张小风第一次离开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坐在轰鸣的火车上,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农田、村庄和城镇,心中没有太多初次远行的新奇,只有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
首都的繁华远超他的想象。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参赛的选手们来自全国各地,很多都穿着名牌运动鞋,背着崭新的书包,谈吐间自信从容。相比之下,他洗得发白的T恤和那个磨损严重的旧书包,显得格格不入。
但他没有感到自卑。当站在承办学校的宏伟体育馆里,参加开幕式时,他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这是知识的殿堂,是凭智力与汗水公平竞争的赛场。在这里,出身和家境被暂时屏蔽,唯有对物理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才是唯一的通行证。
决赛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考试在能容纳千人的大礼堂进行,气氛庄重肃穆。题目极难,思维量和计算量都达到了变态级别。张小风摒弃一切杂念,将全部心神投入到解题中。他感觉自己像一名孤独的剑客,在思维的疆场上,与无数看不见的对手,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搏杀。
实验考试则更考验动手能力和心理素质。陌生的仪器,严苛的步骤,有限的时间。张小风深吸一口气,回忆起在福利院那个小房间里,自己对着借来的简陋器材反复模拟练习的场景。他的手很稳,眼神专注,每一个操作都力求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