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驾驶座上坐着的陈老伯也抬头看了眼,“等了有一会儿了吧。”
苏乔微微笑道:“我也刚来不久。”
托人办事,哪有让人多等的道理?
陈老伯指着苏乔被打湿的头发,哈哈一笑,“你这丫头有点意思.........”
今天早晨只有些薄雾,而这丫头额前的头发都被浸湿了,显然是等了有一会了。
王成辉也稀奇的看了眼苏乔,还真和淑芬说得一样,这丫头整个人都变了不少,精神气都明显好了不少。
王成辉暗暗点头,就是不知道她能坚持多久。
把苏乔带来的几个大箩筐平整放好后,王成辉就站在路口边目送拖拉机离开。
拖拉机的后面堆满了化肥袋装的粮食,苏乔把几个箩筐拢在一起,左手紧紧扶着栏杆,掏出一张毛票递给了王老伯。
王家村的拖拉机是公家的,苏乔又是外村人,想要顺顺当当拉货这点眼色还是得有的。
王老伯看了她一眼,并没有借钱,而是说了句王成辉已经打点过了,就将头转了回去。
苏乔捏紧了手指,心情百感交集。
*******
到达县城的时候,天色才微微亮。
有车就是好,平时要走三小时的路程,换上拖拉机后只用了40分钟不到!
苏乔揉着快被颠碎的屁股站起身,和王老伯道谢后,就背着箩筐朝国营饭店走去。
这次带来的蘑菇有一百来斤,王国峰照常全收了,给了苏乔74元,并嘱咐着下次可以多带些羊肚菌。
羊肚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又高,每天都早早的售罄。
但这玩意可遇不可求,苏乔不能打包票每天能供应多少,只能说尽量多带些。
从国营饭店离开后,苏乔背着箩筐慢悠悠的逛了起来。
这年代虽然物资匮乏,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富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和后世随处可见玩手机的低头族截然不同。
感受着这80年代独有的氛围,苏乔细细打量着来往的人群,和之前发现的一样,人们身上的穿着都大同小异,普遍的黑蓝灰三种颜色。
苏乔心下顿时来了主意,她走街串巷将大大小小的商铺逛了遍,很快就发现如今在广海流行的喇叭裤和蛤蟆镜等商品,这县城里都没有!
很显然,这些商品衣服还没有在县城里兴起!
苏乔瞬间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她可是知道这些商品衣服后面风靡全国,无论是大姑娘还是小伙子都爱不释手,几乎人手一件。
正所谓八十年代看广海,那里不论是服装还是批发市场,在整个华夏都是数一数二的,批发的衣服时髦不说还很便宜,最早的一批个体户很多都是去广海进货赚的盆满钵满!
如果去广海那边批发些拿回来卖,销路肯定是不愁的,而且这利润也是十分可观的。
苏乔当然也不愿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只不过她现在手里没有足够的资金,只能等攒够了钱亲自去一趟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