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那一百五十两雪花银,如同甘霖般解了万象书斋的燃眉之急。苏瑾并未将其用于改善自身用度或修缮铺面,而是将其大部分再次投入“生产”。她通过周伯,以更为分散和隐蔽的方式,采购了更多的纸张原料、优质的墨锭,以及一批质地坚硬、更适合雕刻的梨木。同时,她也给了周伯一笔钱,让他改善伙食,老掌柜感激涕零,干劲更足。
后院的“实验室”愈发忙碌。苏瑾白日里深居简出,夜晚则意念沉入系统空间,利用那里绝对掌控的环境和远超外界的时间流速,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改良的纸张一批批成型,洁白挺括,吸墨均匀。活字的雕刻更是精细活,她以灵泉滋养心神,确保每一枚字模都清晰规整。
然而,她制造的并非四书五经,也非诗词歌赋。她将脑中那些属于另一个世界的、足以撼动此世根基的知识,精心筛选、改编,用此世能理解的文字与表述,镌刻于活字之上,印刷于雪白纸页之间。
数月之后,一个雾气朦胧的清晨。儋州港几家最大的书铺、以及一些颇有名气的文人雅士门前,都无声无息地多了一个素色布包。布包上无一字,打开后,里面是几本装帧简单、却纸张奇佳、墨色清晰的书册。书册封面之上,并无作者署名,只以端正的楷体写着书名:
《格物基础(卷一)》
《几何原本(简释)》
《万国舆图简略》
起初,收到书册的人大多不以为意,只当是又一套粗制滥造的杂书。但很快,第一个翻开书页的人,便被其中的内容惊得瞠目结舌!
《格物基础》开篇便言:“万物运行,自有其理,非神佛所定。” 继而以平实的语言,阐述杠杆、滑轮之力学,光影折射之原理,甚至隐约提及物质由“微粒”构成。其中所绘图示,精准直观,逻辑严密,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玄而又玄的“格物致知”。
《几何原本》更是颠覆,从点、线、面开始,以公理、定理、证明构建起一套全新的、严密的逻辑推演体系。那些奇特的图形与符号,初看令人头晕目眩,细思之下,却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理性殿堂的大门。
而《万国舆图简略》则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所有观者心头!那绘制的并非他们熟知的“天圆地方”,而是一个悬浮于虚空、略显椭圆的球体!其上大陆海洋分布,与如今庆国、北齐、东夷城所知的世界截然不同!旁边还有简略文字,说明昼夜交替、四季轮回乃此球自转、绕日公转所致!
“荒诞!离经叛道!”一位老学究气得浑身发抖,将书册狠狠掷于地上。
“这……这舆图,莫非是海外仙山?”一个年轻书生则捧着书册,眼神迷茫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好奇与震撼。
“奇书!真乃奇书也!”亦有那思想不那么僵化、喜好钻研杂学之人,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研读起来。
不出旬日,这三本匿名书籍,便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儋州城的文人学子圈中,激起了滔天巨浪!争议、抨击、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但暗中寻访、打听书籍来源者,更是数不胜数。茶楼酒肆之中,处处可闻关于书中内容的激烈辩论。
“胡言乱语!大地怎会是球形?我等岂不都要掉下去?”
“不然,书中解释了‘引力’之说,倒也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