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赵氏不解:“告诉你做什么?这个事情,和咱们赵家又没有关系。”
“你这个蠢货!”
孙氏用手指狠狠戳了戳赵氏的脑门:“你这大姑子守寡回娘家,吃李家的、住李家的、穿李家的、用李家的,这些原本该是以后你们两口子的,你还乐呵呵的。”
“女婿喜欢你,你多吹吹耳旁风,让你公爹婆母赶紧把你大姑子赶走,或者是嫁出去,知不知道?”
赵氏吓了一大跳:“这怎么行?”
孙氏不屑:“怎么不行?我还不信,你公爹婆母敢不听儿子的话,等他们老了靠谁养老?还不是你们两口子。”
赵氏使劲儿摇头:“当年李家逃难,大姐是为了全家才卖身为奴,公爹婆母都对大姐很愧疚,愿意养着大姐一辈子。”
“娘,你这话可别再说了,要是婆母听到,我在家里就没法做人了。”
居然还有这茬?
孙氏倒是没想到。
赵氏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其实,大姐很有本事,可以自己养活,反而是家里跟着大姐享了福。”
一听。
孙氏想当然认为是李木槿在长安带了钱回家。
既如此,暂时不理会也无碍。
她脸色平静了下来:“行,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话锋一转:“美娘啊,刚秋收不久,你家里还有不少粮食吧?借我点儿。”
“借粮?”
赵氏皱起了眉头:“娘,才秋收,你们就没吃的了吗?”
孙氏长吁短叹:“唉,你那个爹什么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自从你嫁出去,地里的活儿就没人干了,今年几亩地的粮食刚好够交粮税,家里都快断顿了。”
“那就买粮食呗。”
赵氏眉头皱得更紧,道:“去年李家给的三十两聘礼我一分没带走,这么多银子,足够你们几年不愁吃喝了。”
“哪儿还有银子?”
孙氏摇头:“你二弟看上了咱们村里正家的姑娘,要二十五两聘礼,剩下五两银子这大半年我们花光了。”
赵氏不解:“二弟才十四?为什么这么急定下?”
孙氏一下子支支吾吾起来。
赵氏语气严厉:“到底发生了什么?”
孙氏吐露:“你二弟看上人家姑娘,年纪小不懂事对她拉拉扯扯,被里正家撞见了……都有了肌肤之亲,只能先定下关系……”
赵氏大惊:“什么?!”
“二弟怎么敢这么做?这是耍流氓?!”
孙氏眼里闪过心虚,色厉内荏:“哎呀,都已经发生了,我们有什么办法?反正,结果是好的。”
“不说这个了。”
“你到底借不借粮食?!”
赵氏气急,眼圈不受控制的红了,心里悲哀:她怎么会有这样的家人,成亲之前拖累她找不到好人家,好不容易她成亲了,还三天两头上门占便宜,完全不考虑她在婆家的处境。
她气上心头:“不借。”
孙氏牙一咬,声音凄惨:“好啊,你嫁了好人家过上好日子,嫌弃我们拖累你了?对,也没错,我们没本事,没让你过好日子,现在你好不容易解脱了,我们不能给你添累赘了,你就当娘今天没来过。”
说完,转身就要走。
赵氏心痛如绞,脱口而出:“娘,等等。”
孙氏嘴角闪过一丝得意,转过身,一脸凄苦。
“今年家里的粮食也不多,不能借给你。”赵氏声音柔和:“我手里攒了一些私房钱,拿些给你,你去买些粮食。”
孙氏摇头:“不用了,我自己想想办法。”
“娘,我错了。”
赵氏拉住她道歉:“我刚才是气话,你、爹和弟弟们是我骨肉相连的亲人,我怎么能不管你们?”
“你等着,我这就去拿钱。”
赵氏转身去拿钱,用布包着,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一把铜钱,总共是二百八十文,大半都是最近卖金银花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