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这……这是材料学的终点,也是所有科技的新起点啊!”
议论声如同沸水一般炸开,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激动、狂热,以及一丝不敢置信的怀疑。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但极具分量的声音响了起来,压下了全场的嘈杂。
“安静!”
说话的是坐在最前排的一位老者,他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得如同鹰隼。
康承平。
华国材料学界无可争议的第一人,德高望重,一言九鼎。
他没有去看其他人,一双眼睛紧紧锁在苏沐身上。
“苏沐小友。”
康承平的声音有些沙哑,显然是在极力压制着内心的激动。
“常温超导材料的意义,我们比谁都清楚。它确实是能够改变世界的东西。”
他话锋一转,问出了那个最关键,也最现实的问题。
“但是,它的制作成本是多少?”
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苏沐身上。
这太重要了。
实验室里能合成的天价材料多了去了,但那有什么用?
康承平缓缓补充道,似乎是在提醒众人,也是在提醒自己保持冷静。
“很多人工合成的尖端材料,一克的价格,就要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贵上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
“就比如N@C60,将氮原子塞进60个碳原子组成的富勒烯球笼里,生产条件极其苛刻,一克的价格高达1.67亿美元。”
“那种东西,除了用在最顶级的原子钟上,根本无法普及。”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苏沐身上。
如果“沐元素”的成本也是天文数字,那它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
顶多,也就是个国之重器,能用在航天、军事等少数几个不计成本的领域。
想要颠覆世界?
还差得远。
面对康承平院士和所有人的灼灼目光,苏沐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伸出了一根手指。
然后,用一种平淡吐出了几个字。
“成本。”
“只要钢铁的制作成本。”
什么。
这两个字,在所有人的脑海里同时冒了出来。
但没有人能问出口。
因为他们的大脑,已经因为这句过于震撼的话,而彻底宕机了。
钢铁的制作成本?
那是什么概念?
一块钱一斤?
现在市面上,性能最差的低温超导材料,价格都在每米两千块以上!
而这个常温超导材料,成本竟然能和钢铁一个级别?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以华国那堪称恐怖的工业生产能力,这玩意儿……要多少,就能生产多少!
可以像生产螺丝钉一样,成吨成吨地往外造!
“国之重器……”
康承平院士的嘴唇哆嗦着,浑浊的老眼里,竟然泛起了泪光。
他一遍又一遍地喃喃自语。
“这哪里是国之重器啊……这是……这是天赐神器!天佑我华国啊!”
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因为太过激动,身体都有些摇晃。
“苏沐小友!快!快开始讲解!”
“我们这帮老骨头,已经一秒钟都等不及了!”
“好。”
苏沐点头,随即转身面向大屏幕。
他没有讲稿,没有提词器。
所有的资料,所有的配方,所有的工艺流程,全都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沐元素的合成,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苏沐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响,清晰而有力。
他从最基础的原材料选择,讲到复杂的原子结构排列,再到精密的合成环境控制。
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讲得透彻无比。
台下,那群跺跺脚就能让学术圈抖三抖的院士们,此刻全都变成了最认真听讲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