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37,重生唐生智,如何救国


唐生智刚松了口气,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后方传来。

他转头看去,只见一名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手里紧紧攥着一份电报。

“报告司令,武汉急电!委员长的指令!”

通讯兵的声音因奔跑而颤抖,双手将电报呈上时还在微微发抖。

唐生智接过电报,借着火光展开。

纸张上力透纸背的毛笔字迹清晰可见:

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亲鉴:

光华门、中华门战况已悉。

将士用命,殊堪嘉慰。

唯南京乃国府首都,总理陵寝所在,国际观瞻所系,务必死守待援。

已严令第三战区各部星夜驰援。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九日,中正。

电报所述的每一个字都像有千钧之重。

唐生智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纸张发出轻微的脆响。

“司令?”

陈志明小心翼翼地问道,“委员长有何指示?”

唐生智深吸一口气,将电报递给陈志明:“他蒋介石一反常态,这次命令我们死守待援。”

陈志明快速浏览后,脸色变得复杂起来:“可是援军真的会来吗?”

这个问题像一把尖刀,直刺唐生智的心脏。

作为穿越者,他清楚地知道历史上根本没有什么援军。

蒋介石的电报不过是为了安抚军心,同时推卸弃守南京的责任。

即便南京城失守了,他在外人眼中也是竭尽全力了。

只是可笑的是,交战这么久,根本一个援兵都没有。

但此刻,他不能说实话。

“委员长既已严令各部驰援,必不食言。”

唐生智声音坚定,既是说给陈志明听,也是说给周围的官兵听,“我们的任务就是坚守阵地,为援军争取时间!”

周围的士兵们听到这番话,疲惫的脸上重新燃起一丝希望。

“陈团长,”

唐生智压低声音,“立即组织人手加固城墙缺口,同时秘密准备撤退预案。记住,表面上必须坚决执行委员长死守的命令,但暗地里要为最坏情况做准备。”

陈志明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郑重点头:“属下明白。”

唐生智又转向通讯兵:“回电委员长:职等誓与南京共存亡,必不负委座期望。唐生智。”

通讯兵敬礼离去后,唐生智登上残破的城墙,眺望城外日军的动向。

被摧毁的指挥所仍在燃烧,日军的攻势明显减弱了。

系统提示:因成功改变局部战局,获得奖励:敌情预警雷达使用次数+1,能量恢复至40%。

唐生智心中一喜,但随即又被沉重的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

即使有系统帮助,面对日军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南京陷落似乎仍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司令,”

王铁柱走过来,递上一杯热水,“您该休息了。”

唐生智接过水杯,温热传递到掌心:“铁柱,你老家是哪的?”

“报告司令,属下是南京本地人,家住夫子庙附近。”

王铁柱回答,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家里还有老母和妹妹......”

唐生智的手顿了一下。

历史上,南京沦陷后,夫子庙一带正是大屠杀的重灾区。

“等战事稍缓,你回去看看她们。”

唐生智说,明知这个承诺很可能无法兑现。

“师座!”

一名参谋匆匆跑来,“卫戍司令部急电,请您立即回去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唐生智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中华门的防御工事,对陈志明说:“这里就交给你了。记住,能守则守,若事不可为......以保全有生力量为重。”

陈志明肃然敬礼:“司令,保重!”

......

当唐生智赶回卫戍司令部时,会议已经开始。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十几名高级军官围坐在长桌旁,每个人的脸色都凝重如铁。

“孟潇来了!”

副司令罗卓英站起身,“正好,我们在讨论是否继续执行委员长死守的命令。”

唐生智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环视众人:“诸位,战况如何?”

参谋长周斓推了推眼镜,声音沙哑:“很不乐观。除光华门、中华门外,通济门、水西门也遭到猛烈攻击。我军伤亡已逾三万,弹药储备仅够维持两天。”

“援军呢?”

唐生智明知故问。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最终,罗卓英苦笑一声:“孟潇,你我心知肚明,哪有什么援军?委员长这是在......”

他没有说下去,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唐生智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诸位,我刚刚从中华门前线回来。我们的将士在用血肉之躯阻挡日军的钢铁洪流!他们为什么而战?为的是一纸空文吗?为的是一个永远等不到的援军承诺吗?”

他猛地拍桌,声音如雷:“不!他们是为身后的三十万南京百姓而战!是为中国人的尊严而战!”

会议室鸦雀无声。

“委员长的命令,你们也看见了,无非就是几句空话。”

唐生智继续道,“我提议:第一,各城门继续加强防御,摆出死守姿态,尽可能拖延时间;”

“第二,秘密组织非战斗人员和伤员撤离,优先转移妇女儿童;”

“第三,准备有序撤退预案,确保城破时不会全军覆没。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