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好!”
胡惟庸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
他双眼放光,“收了就好!收了就好啊!”
“他高见贤只要收了这钱,他的脑袋,就不再是他自己的了!”
“你们几个,听我号令!”
“连夜动笔,给本相写奏章!就弹劾他检校衙门首领高见贤,收受巨额贿赂,徇私舞弊,无法无天!”
其中一个官员稍有迟疑:“丞相,此事……会不会太过急切?”
胡惟庸冷笑一声。
“急切?本相就是要快!要在他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将他彻底钉死!”
“你们想,陛下生平最恨什么人?贪官!”
“这奏章一旦上去,高见贤收受贿赂,人证物证俱在,他百口莫辩!陛下必然龙颜大怒!”
“他高见贤是检校衙门的人,这个案子,按我大明的规矩,要么三司会审,要么……就得交由本相这个左丞相来处置!”
“只要案子到了本相的手里,是让他生,还是让他死,不就是本相一句话的事?”
“高见贤一倒,常家那条线索,自然烟消云散!太子还想凭他治我们的罪?简直是痴人说梦!”
一番话,说得在场众人热血沸腾,纷纷拱手。
“丞相运筹帷幄,我等万万不及!”
“高!实在是高!此乃一石二鸟之计!”
“高见贤这下死定了!”
胡惟庸听着这些吹捧,很是受用。
“行了,都别在本相面前杵着了。赶紧回去写奏章,明早朝会,本相要看到弹劾他的折子,堆满陛下的御案!”
“是!”
众人领命,鱼贯而出。
……
高见贤府上。
与丞相府的灯火通明不同,这里显得格外清冷。
送走了县令,高见贤吹熄了堂屋里多余的蜡烛,只留下一盏豆大的灯火。
回到自己的书房,关上门后,他从袖中,缓缓掏出那一叠轻飘飘,却又重逾千斤的银票。
大通钱庄的五张千两银票,崭新挺括。
他没有数,只是用手指反复摩挲着银票的边角。
烛光下,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悦,反而是一种无奈的复杂神情。
检校。
检校衙门的头领,正四品。
听起来,是天子近臣,风光无限,能监察百官。
可谁又知道他背后的辛酸?
年俸六十石,月俸五石。
就这点俸禄,在应天府这个销金窟里,连体面地活着都做不到。
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人情往来,哪一样不要钱?
他想起冬天时,妻子为了省下几文钱的炭火,双手冻得通红。
想起儿子读书的笔墨纸砚,他都要算计着买。
不贪?
不伸手?
难道真要让全家跟着他去喝西北风吗?
这种事,他不是第一次做了。
从最开始的胆战心惊,到后来的麻木,再到现在的习以为常。
他已经分不清,自己究竟是为了活下去,还是单纯因为贪婪。
或许,两者都有吧。
他将银票在烛火上晃了晃,心中一个计划愈发清晰。
再忍几年。
再捞几笔。
等攒够了十万两银子,他就立刻上书致仕,告老还乡。
找一个没人认识他的江南水乡,买上几百亩良田,再置办一所大宅子。
从此改名换姓,再也不踏足官场半步。
到时候,谁还记得他这个在京城里仰人鼻息、苟且偷生的四品检校?
世上只会多一个乐善好施的高员外。
想到那样的生活,他眼中才终于透出一丝真正的向往,长长吐出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郁结之气全部排出。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银票叠好,走到墙角,撬开一块松动的地砖,将银票放入早准备好的铁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