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标儿,你笑啥?”朱元璋不解。
“哈哈哈,大哥笑你是臭要饭的。”一旁的朱棣直接抢答。
直到这时,朱元璋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的形象确实不太好看。
满身的臭味,手里还拿着一个碗。
这不正是哪些要饭的标配吗?
朱元璋当即锁定目标。
“朱老四!咱今天宰了你!”
……
在登州水患奏章事发以后,杨士奇不敢再对朱高灿有任何的别样情绪。
而且,在之后的几天里,凡是朱高灿挑选出来的奏章,或多或少都有不合理之处。
只是没有登州瞒报灾情那么严重。
杨士奇对于朱高灿也是愈加的佩服,心里逐渐升起一个诛九族的想法——
要是朱高灿真是皇帝,就好了……
这个想法冒出的瞬间,杨士奇满头大汗,疯狂的摇头意图甩掉不该有的想法。
关于登州水患的后续也很快有了结果,朝廷派专人调查此事。
朝廷官员到达登州,只见登州境内天地一片祥和,哪有半分水患的影子。
尽管百姓生活确实不尽如人意,但这也都是当地官员剥削压榨造成的。
朱高灿借着瞒报灾情的由头,将牵扯此事的登州府官员一头撸到底,斩杀官员数百人,将登州官场来了个大洗牌。
杨士奇也借此彻底看清了朱高灿的手腕,朱高灿在一步一步的证明,自己有监国的能力,并且做的比朱瞻基更好。
两人的配合越来越好,还真慢慢有了一副圣君贤相的样子。
一直到朱高灿监国的最后一天,杨士奇才再一次与朱高灿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奉天殿上。
朱高灿依然是坐在龙椅旁。
这一天,朱高灿接到了一个来自云南的消息,交趾之民再次发动了叛乱,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二次了。
关于交趾的问题,杨士奇的建议是主动放弃,这也是朱瞻基的想法。
而在朱高灿看来,祖宗打下的土地,岂有白白放弃的道理?
为此,二人在朝堂上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杨士奇代表一众文官集团率先开口:
“禀殿下,关于交趾叛乱的解决方案,吾等之前就与陛下商讨出了结果。”
“如果我们继续保持对交趾的控制,每年需要至少派数万士兵常驻交趾,光是军费,一年的花费就需要至少三百万两白银,远远超过了在交趾一带的税收,白银的投入与回报完全不成正比。”
“而且放弃交趾后,我们可以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与北元势力的对抗中,此举对我大明、对我大明百姓百利而无一害!”
有朱瞻基作为后盾,杨士奇说话的底气明显多了很多。
对此,朱高灿毫不留情的拒绝。
“孤不同意!”
“可是陛下已经说了……”
“停!”
朱高灿伸手打断杨士奇。
“不要跟我谈你们陛下,在关于国土的问题上,就是朱瞻基亲自来,他也要听我的!”
“啊?”
朱高灿此话一出,杨士奇顿时懵了。
就算朱瞻基亲自来,也要听吴王的?
这已经不是说不说大话的问题了,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朱高灿竟然直呼陛下的名讳!
陛下之名,岂是臣子可以直呼的?
哪怕朱高灿是朱瞻基的亲叔叔也不行!
这甚至可以视为是朱高灿在亵渎皇权,已经违背了君为臣纲的基本伦理!
当然,这些都还可以理解,最无法理解的是群臣在细细品味朱高灿的话之后竟然觉得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