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纪元的第一缕阳光,穿透铅灰色的云层,毫无偏袒地,同时洒向裂谷两侧。在那座向上生长、如同黑色獠牙般的云塔上,折射出冰冷的金属光泽;也在那片向下延伸、如同大地伤口的矿脉入口处,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边缘。
奠基的狂热与分裂的阵痛,如同退潮后的海浪,在沙滩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然后渐渐平息。幸存者们从极致的亢奋与绝望中摆脱出来,开始面对一个更漫长、更琐碎,也更根本的命题:如何生活。
在“云塔上城”,生活,被重新定义为一套精准的程序。
新纪元的第一天,霍长安便颁布了《能源分配法案》。这不是一份需要讨论的草案,而是一套必须执行的指令。其核心,位于云塔下层,一个新建的、戒备森严的能源分配中心。
房间里,空气因巨大的能量流转而微微发热,充满了臭氧的味道。一排排由回收材料制成的服务器嗡嗡作响,终端屏幕上瀑布般地滚动着复杂的数据。房间的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由暗绿色合金构成的能量稳定器,它像一颗跳动的心脏,将云塔核心那狂暴的、无法预测的能量,转化为可控的、标准化的电流。
李维,作为霍长安最倚重的技术官僚,正一丝不苟地进行着首次正式的能源分配操作。他面前的主屏幕上,显示着一张巨大的表格,上面罗列着“上城”所有区域的名称,以及每一个名称后面,一道红色的、可以被精确调校的能量刻度。
“防护屏障,能量等级提升至85%,维持全天候运转。”霍长安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器传来,冷硬而不带任何感情。
李维的手指在控制板上轻点,表格上“防御系统”一栏后面的红色刻度,立刻被推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稳定器发出一声低沉的轰鸣,一股庞大的能量顺着粗大的线缆,被输送至笼罩着整座城市的能量护罩。护罩表面那幽绿色的光芒,肉眼可见地变得更加厚实凝重。
“数据分析核心,能量等级70%。”
“一号冶炼炉,能量等级65%,开始进行第一批高强度合金冶炼。”
“照明系统,A区(核心技术区)60%,B区(劳工居住区)30%。”
……
一条条指令,被精准地执行。能量,这在新纪元最宝贵的资源,如同被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操控的血液,被不均等地泵向这座钢铁城市的各个“器官”。贡献度越高的“器官”,就能获得越多的滋养。
技术人员的居住区,灯火通明,空气循环系统安静而高效地运转着。而普通劳工的居住区,光线则要昏暗得多,仅能满足最基本的起居需求。等级的差异,不再需要通过言语或身份来彰显,它被清晰地、冷酷地,铭刻在了每一道红色的能量刻度之上。
一个年轻的劳工,因为在搬运材料时手臂脱臼,被送到了医疗室。医生向李维申请,临时将医疗室的能量等级提升至50%,以便启动一台小型的外科手术辅助设备。
“驳回。”李维看了一眼表格上那所剩无几的“机动能源配额”,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根据法案第17条,非致命性工伤的治疗,只能使用标准能量配给。让他用物理方式复位,然后休息两个小时。”
医生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地切断了通讯。他看了一眼那个痛得满头大汗的年轻人,只能无奈地拿起了夹板和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