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行车过来帮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现在,只剩下老李一个人,默默地收拾摊子,动作慢了许多。
张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每天熬了粥,总会多盛一碗,给老李端过去。
“老李,趁热喝。”
她把碗放在摊子上,“别总想着小栓,那孩子机灵,错不了。”
老李点点头,拿起勺子,慢慢喝着粥。
粥熬得很稠,带着淡淡的米香。
可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味道。
“对了,”张婶像是想起了什么,“昨天我收到娟子的信了!”
老李抬起头,眼睛亮了亮,“哦?
娟子怎么样?”
“好着呢!”
张婶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说前阵子她男人出远门,她一个人又带孩子又上班,忙得脚不沾地,没顾上写信。
还说,北方今年收成好,给我寄了点新下来的小米,估计这两天就到了。”
老李笑了,“那就好,那就好。”
张婶絮絮叨叨地说着信里的内容,娟子的孩子会叫姥姥了,邻居给了她一把自家种的青菜,她男人给她买了块新布料,她正打算给自己做件新衣裳。
老李静静地听着,心里那点空落落的感觉,好像被填满了一些。
日子还得照样过。
老李每天照旧在老槐树下支起摊子,修鞋,补鞋,和街坊邻居聊聊天。
只是,他的铁皮箱里,多了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小栓离开的日子,还有他想对小栓说的话。
“今天王老板的鞋修好了,他夸我手艺好。”
“巷尾陈家的孙子会走路了,跌跌撞撞的,像只小鸭子。”
“张婶收到娟子寄来的小米了,给了我一把,熬粥真香。”
“今天下雨了,你的被子收了吗?”
他不知道小栓什么时候能收到信,也不知道该寄到哪里。
刘哥说,到了深圳会给他写信,告诉地址。
可这都快一个月了,信还没等来。
老李心里急,嘴上却不说。
只是每天收摊后,都会绕到邮局门口,看看有没有他的信。
邮局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每次看到他,都会笑着问:“李师傅,还没收到儿子的信啊?”
老李总是点点头,笑一笑,转身慢慢往回走。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孤单单的。
这天,老李正埋头补一双皮鞋,忽然听到有人喊他:“李师傅!
李师傅!”
他抬起头,看到巷口杂货店的王老板,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