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场新人无赖林晓然陈明后续+全文

会。

他在提交的个人总结中,附上了一份详尽的附件,用时间线清晰还原了项目的决策过程,标注了每一次关键会议的原始记录,并对比了陈明汇报内容与实际讨论的差异。

他没有直接指责,而是用客观数据和原始文件说话。

他将这份报告抄送给了自己的直属上级、人力资源总监,以及一位以公正著称的副总裁。

大会当天,气氛凝重。

陈明在台上侃侃而谈,依旧一副掌控全局的姿态。

然而,当高管开始提问时,问题却明显偏向执行细节。

副总裁翻看着林晓然的报告,突然问道:“陈主管,你提到的‘团队共识’,具体是哪次会议达成的?

有没有会议纪要?”

陈明一时语塞,支吾道:“这是日常沟通中的共识,不一定有书面记录。”

副总裁又问:“那赵莉提到的‘早期预警’,有没有邮件或系统留痕?”

赵莉脸色微变,低头翻看笔记本,却无法提供确切证据。

此时,人力资源总监补充道:“我们收到了一份详细的项目复盘附件,来自林晓然。

建议各位会后查阅,尤其是时间线和原始沟通记录部分。”

会场一片沉默。

高层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是一次项目失败,更暴露了管理层的信息操控和责任推诿。

会后,林晓然被叫到副总裁办公室。

对方没有责备,也没有安慰,只是平静地说:“你做得对。

公司需要的不是只会说漂亮话的人,而是能直面问题、坚守事实的人。”

几天后,公司宣布成立专项调查组,重新评估市场部的管理问题。

陈明被暂停职务,接受审查;赵莉因“信息不实”和“职场霸凌”被警告处分。

林晓然没有因此获得 immediate 的晋升,但他被调任至新成立的战略创新组,直接向副总裁汇报,参与公司核心项目的规划与监督。

经历了这场风波,林晓然的心态发生了深刻转变。

他不再天真地相信“努力就会被看见”,但也并未因此变得 cynicism 或冷漠。

他明白,在职场中,真实与努力固然重要,但若没有策略与智慧的保护,它们很容易被扭曲、被吞噬。

他开始学会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用更成熟的方式表达自己。

他不再单打独斗,而是主动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