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场新人无赖林晓然陈明番外

清楚地看到,你才是那个真正用心做事的人。”

这封邮件像一道光,照进了他灰暗的世界。

他突然意识到,即使在最黑暗的环境中,依然有人能看到真相,依然有人珍视真实的价值。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

他明白,沉默和退让并不能换来公平,反而会让伪人更加肆无忌惮。

他不能再任由自己被定义、被牺牲。

他需要反击,但不是以牙还牙,而是用更智慧的方式,让真相浮出水面。

他决定不再逃避,而是主动寻找突破口,为自己,也为所有像他一样被误解的职场人,争取一次公正的机会。

林晓然决定不再被动承受,而是主动收集证据,为自己的清白铺路。

他深知,在职场中,单靠情绪和辩解无法撼动权力结构,唯有用事实和逻辑才能打破谎言的壁垒。

他开始系统性地整理过去几个月的工作记录:项目会议纪要、邮件往来、方案修改版本、客户反馈截图,甚至加班打卡记录。

他将所有能证明自己贡献和判断正确的材料归档,并加密保存。

他不再轻易相信口头承诺,所有沟通都通过邮件留痕,确保每一步都有据可查。

与此同时,他开始留意陈明和赵莉的言行漏洞。

他发现,陈明在高层汇报中常引用“团队共识”作为决策依据,但实际上,许多关键决策并未经过正式讨论。

林晓然翻出几次重要会议的录音(公司允许员工为工作记录录音),发现陈明在会上并未提出所谓“战略方向”,反而是他本人和其他同事提出了具体建议,却被陈明事后篡改表述。

更关键的是,赵莉所谓的“及时反馈风险”,其实是项目失败后才补写的报告,时间戳清楚地显示,她在项目执行期间从未提出任何预警。

林晓然没有急于行动。

他知道,贸然揭露只会被反噬。

他需要一个更有利的时机,一个能让他的话语被听见的平台。

机会很快来了——公司即将召开年度战略复盘大会,所有部门需提交总结报告,并由主管在高管面前进行陈述。

陈明照例准备了一份华丽的PPT,继续将项目失败归咎于“执行层理解偏差”和“市场突发变化”,并强调自己“及时调整策略,避免了更大损失”。

林晓然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