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铜镜秘案:结局+番外+完结

>

青铜镜秘案:结局+番外+完结

天命泽著

本文标签:

无广告版本的现代言情《青铜镜秘案:结局+番外+完结》,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林砚林明远,是作者“天命泽”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1 雨夜惊魂暴雨如注的夏夜,市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室里,只有台灯的暖光与电脑屏幕的冷光交织。林砚戴着定制的医用白手套,指尖捏着一枚仅两毫米宽的竹纤维刷,正以每分钟三次的频率,轻轻拂过唐代青铜镜边缘的锈蚀层。镜面已被时光浸成青绿色,锈迹像凝固的海浪般起伏,唯有镜钮周围还残留着星点鎏金 —— 那是 “海马葡......

来源:cddp   主角: 林砚林明远   更新: 2025-09-11 21:48:43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热门小说《青铜镜秘案:结局+番外+完结》是作者“天命泽”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林砚林明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桌上放着一盏油灯她铺开祖父的日记,在油灯下仔细研读民国三十一年三月廿八日的记载引起了她的注意:“简卷入箱,以鱼鳔胶粘合樟木与铜片,胶需冬鱼鳔加白芨汁,文火熬三时辰,至琥珀色镜钮为机关,木藏竹篾,竹藏密码,镜藏地图,钟藏另一半——五者合一,汤鼎乃现匠人之手,当为文挡雨;匠人之心,当为文守魂”这段文字旁画着一个简单的示意图:青铜镜的镜钮对着铜钟的小孔,竹篾拼合后对着地图的终点,旁边写...

第6章

有两棵松树,与祖父日记里画的 “华严寺” 草图一模一样。

林砚立刻打开电脑查阅资料,发现这条路线正是抗战时期四川盐商秘密运送故宫文物的 “盐道专线”:当年日军封锁了沿海港口,故宫文物从南京南迁后,一部分经四川盐道运往云南、贵州,盐商们用盐箱装文物,以 “运盐” 为掩护,避开日军的搜查。

祖父日记里提到的 “张公”(张启山),就是当年负责这条路线的盐商首领,据说他曾用二十艘盐船,将三百多箱文物从自贡运到重庆,无一损失。

“这面镜子大有来头。”

考古部的老张(张建军,研究唐代文物三十年)凑过来看屏幕,他戴着老花镜,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你看这镜缘的‘海马葡萄纹’,虽然锈蚀严重,但能看出葡萄藤的走向很奇怪 —— 正常的唐代海马葡萄纹,葡萄藤是顺时针缠绕的,这面镜子的藤却是逆时针,而且藤的节点处都有个小凸起,像是人为改动过的。”

林砚把图像放大五十倍,果然发现葡萄藤的每个节点处都有一个圆形凸起,凸起的大小不一,排列起来像一组符号。

她突然想起祖父收藏的那本《考工记》—— 那是清代的刻本,祖父在书页间夹了很多干枯的银杏叶,说是 “银杏能吸潮,护书如护文”。

其中一页夹着的银杏叶,叶脉间有极细的刻痕,当时她以为是祖父不小心划的,现在想来,或许是刻意刻的符号。

<她立刻驱车回老宅。

老宅在市郊区的巷子里,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路边的梧桐树叶子上还挂着水珠,滴在车顶上,发出 “嘀嗒” 的轻响。

车子停在老宅门口时,林砚恍惚间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十岁的她穿着碎花裙,追在祖父身后喊 “爷爷,给我雕个小木人”,祖父笑着跑,手里拿着刚打磨好的木勺,阳光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像撒了层金粉。

老宅的东厢房还保持着祖父去世时的样子:樟木箱静静立在墙角,箱锁上的木雕鹄鸟(祖父亲手雕的,翅膀上有七根羽毛)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墙上挂着祖父的工具箱,里面的刻刀、刨子、砂纸摆得整整齐齐,刀柄上还留着他手汗的痕迹;

《青铜镜秘案:结局+番外+完结》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