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直播:我的观众是700年前的后续+无弹窗

一本《民法典》,翻到扉页,“比如这个,叫民法典,规定了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要遵守。

就像陛下制定《大明律》,但我们的法律更完善,保护所有人的利益。”

朱棣没再追问,只是点了点头:“看来七百年后的天下,与朕的时代大不相同。

你若有空,可多给朕讲讲未来的事——比如你们吃什么,穿什么,如何生活。”

从那天起,林夏的直播成了“跨时空专栏”。

每天固定两个小时,连线明朝的御书房(后来朱棣专门让人给屏幕搭了个木架,放在御书房的角落),有时候是朱棣和大臣,有时候是后宫的嫔妃(她们好奇未来的女子穿什么),甚至有时候是太子朱高炽(他对未来的粮食产量很感兴趣)。

第一次展示现代美食时,林夏特意煮了一锅火锅。

红汤翻滚,毛肚、肥牛、虾滑在锅里涮熟,她蘸着香油碟,吃得津津有味。

屏幕那头,朱棣和大臣们看得眼睛发直。

“这是何物?

为何要在沸水里煮着吃?”

朱棣问。

“叫火锅,是我们冬天常吃的美食,能边煮边吃,暖和又热闹。”

林夏夹起一片肥牛,“这是牛肉,我们有专门的牧场养牛,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肉。

还有这个,叫虾滑,是用虾肉做的,很嫩。”

朱棣立刻让人传御厨:“照着这个‘火锅’的样子,给朕做一份!”

结果御厨没见过火锅底料,用清水煮了肉,蘸着酱油,朱棣吃了一口就放下了:“寡淡无味,还是仙长那锅里的东西看着香。”

林夏笑着说:“火锅的灵魂是锅底,要用辣椒、花椒、八角这些调料炒。

陛下要是想要,我可以把调料的配方写给您,让御厨试试。”

第二天,朱棣告诉林夏,御厨按配方做了锅底,虽然辣得他直冒汗,但确实好吃,还让后宫的嫔妃也尝了尝,引得一片称赞。

林夏没想到,自己随口一提,居然让明朝的御膳房多了一道“火锅”菜——后来她查资料,发现明朝中后期的饮食记载里,真的出现了“热锅”的做法,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影响的。

除了美食,科普也是直播的重点。

有一次,钦天监的监正问林夏:“仙长,古人云‘天圆地方’,可您昨日说地球是圆的,绕着太阳转,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