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简介
看过很多现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京华雾影录前言+后续》,这是“芜聊”写的,人物韩铮京兆府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他这才用戴着手铐和木枷、极不便利的手指,艰难地、小心翼翼地将那个藏在馍馍下的纸卷捻了出来。纸卷很小,材质粗糙,像是从什么账本上撕下来的一角。就着那高窗投下的微弱天光,他勉强看清上面用极细的炭笔写着的几行小字:“李尸创口狭深,非砚角所致。窗台积灰有异...
第6章
---正文第二章冰冷的硬馍馍攥在手里,粗糙的触感提醒着韩铮,这并非梦境。
他没有立刻去动那个小小的纸卷,而是先机械地、艰难地啃了一口馍馍。
粗砺的面渣刺得喉咙生疼,但他强迫自己吞咽下去。
这具身体需要能量,哪怕是最低劣的食物。
眼角余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角落里的老囚犯似乎又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
甬道远处传来其他狱卒模糊的谈笑声,无人注意这个死囚牢的动静。
他这才用戴着手铐和木枷、极不便利的手指,艰难地、小心翼翼地将那个藏在馍馍下的纸卷捻了出来。
纸卷很小,材质粗糙,像是从什么账本上撕下来的一角。
就着那高窗投下的微弱天光,他勉强看清上面用极细的炭笔写着的几行小字:“李尸创口狭深,非砚角所致。
窗台积灰有异。
当心冯。”
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匆忙的情况下写就的。
韩铮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随即更加剧烈地鼓动起来。
信息!
这就是他眼下最需要的东西!
这短短三句话,信息量却巨大得惊人!
第一,“李尸创口狭深,非砚角所致。”
——这是最关键的破局点!
指出了验尸报告(尸格)上的重大疑点。
一方砚台,无论是砸还是敲击,造成的创口通常是钝器伤,可能撕裂、可能凹陷,但“狭深”这个词,更符合锐器或者某种特定形状的凶器造成的伤害。
这与“砚台是凶器”的结论直接矛盾!
原主的记忆混乱,只记得自己拿着砚台,可能只是晕倒前无意识抓到的,真正的凶器,恐怕另有其物!
而这一点,当时的仵作要么是水平不够忽略了,要么……就是故意隐瞒了!
第二,“窗台积灰有异。”
——暗示案发现场可能并非完全封闭,有人从窗户进出过?
或者窗户被动过手脚?
这是一个需要重点勘查的方位。
第三,“当心冯。”
——这直接印证了他之前的预感。
那位冯典史,果然有问题!
他要么是真凶的保护伞,要么本身也卷入了某种阴谋,他根本不想让真相大白!
传递消息的是谁?
是那个瘦高狱卒?
还是另有其人?
那个“神秘人”的能量似乎不小,竟然能将消息直插这京兆府大牢深处。
韩铮迅速将纸条塞进嘴里,和着那干硬的
《京华雾影录前言+后续》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