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他最好的朋友,不能因为朋友有点小毛病就抛弃它。
PS:我们已经购买了新批次的产品,希望很快能到货。”
这条评论下很快聚集了数十条回应,许多用户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不介意等待,相信小伴团队会解决问题。
李超的眼睛湿润了。
那一刻他明白,自己创造的不仅仅是一个玩具,而是真正的情感连接。
到2025年底,小伴的销量突破一万台,用户口碑持续发酵。
李超终于有能力租下一个小办公室,雇佣了第一名员工——刚毕业的大学生小王,负责客服和日常运营。
2026年春节前,危机再次降临。
一家科技巨头推出了类似概念的AI陪伴产品,售价仅为小伴的一半,广告覆盖所有主流平台。
销售额应声下跌,李超和小王面对空荡荡的订单页面,相对无言。
“老板,我们降价吧,不然拼不过啊。”
小王建议道。
李超摇头,“我们的成本已经压到最低,再降价就是亏本销售,撑不了多久。”
那周他几乎没合眼,思考破局之道。
周六早晨,他翻阅用户反馈时,注意到多条提到“小伴就像家人一样”。
灵光一闪:为什么不强化这种情感连接,而不是陷入价格战?
李超立即着手开发“家庭模式”,允许小伴识别家庭中不同成员的声音,充当孩子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桥梁。
当父母工作繁忙时,小伴可以提醒他们给孩子回电话;当孩子分享一天的趣事时,小伴会悄悄录音并转成文字发送给父母;甚至还能在父母授权下,适当解释为什么爸爸妈妈最近很忙。
这一功能推出后,迅速引发了热议。
育儿论坛上,许多父母称赞这个功能“解决了现代家庭的核心痛点”——不是缺乏爱,而是缺乏表达和沟通的渠道。
到2026年3月,小伴的销量不仅回升,还跃居同类产品榜首。
最让李超自豪的是,用户调查显示,85%的消费者将小伴推荐给了朋友和家人,这一数字远高于竞争对手。
4月的一个下午,李超正在办公室处理订单,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请问是李超先生吗?
我们是国际玩具大奖评委会,很高兴通知您,小伴获得了本年度的最佳创新奖...”挂掉电话,李超愣了几秒,然后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