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桌子时,我就到了,她总说“小伙子,又这么早啊”;晚上闭馆前,她总说“小伙子,又最后一个走啊,路上慢点”。
我笑着点头,心里觉得踏实——我知道,每多看书,我就离目标近一点。
三年时间,我从ABCD看完了图书馆里一直到T的书籍。
看计算机的书,我学会了编程,从最基础的C语言到后来的Java,每一种语言我都反复练习,直到熟练;看经济的书,我知道了怎么理财,怎么分析市场,怎么判断趋势;看管理的书,我学会了规划时间,怎么高效做事,怎么管理自己;看文学的书,我懂得了怎么做人,怎么面对困难,怎么保持初心。
这些书像一块块砖,慢慢搭起了我未来的路。
我笔记本记满了好几本,上面全是我画的重点、不懂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同学都说我“太拼了”,说“没必要看这么多杂书”,可我不在乎——我想起小时候在菜地里,爹娘也不知道补第三次苗能不能成,可他们还是补了,我现在做的,不过是跟他们一样,“先做了再说”。
大学毕业时,我去面试了好几家公司。
因为我看的书多,懂的多,而且肯努力,面试官问我的问题,我都能回答上来,所以很多公司都想要我,我拿的工资是全校最高的。
可我没进大企业,因为进不去——面试大企业时,考官问我“会不会灵活变通?
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处理?”
,我只会说“我能把事情做好,会按照流程一步步来”,考官摇了摇头,说“我们需要的是能创新、能变通的员工”。
我也没进中型企业,因为我太死板。
领导让我做一个项目,我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不会考虑其他因素,不会变通,领导说“你做事太轴,不懂转弯,没有单位会重用一个死脑筋不变通的员工”。
我没气馁,也没抱怨。
我想起爹娘说的“咱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努力”,就决定自己创业。
我没有多少钱,只能从摆地摊开始,卖袜子——成本低,利润高,人人都需要,而且不用太多本钱。
我在市场里租了个小摊位,每天早上五点就去占位置。
市场里很热闹,也很吵,有卖菜的、卖肉的、卖水果的,各种声音混在一起。
我把袜子摆好,整整齐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