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不是为了高考许正言林浩:(番外)+(结局)

来越白,嘴唇紧抿成一条线。

我看着他,没有一丝情绪波动地说:“你撕得掉纸,撕不掉数据。”

“你封得住我的嘴,封不住他们的记忆。”

说完,我关掉投影,收起手机。

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因为真相已经说了它要说的一切。

剩下的,只是等待回声。

22我站在教学楼的天台上,风吹得我很冷。

班长站在我旁边,声音压得很低:“你赢不了的,他们不会让你赢。”

他语气里没有恶意,甚至带着一丝“劝你回头是岸”的意味。

许正言也来了,他没再骂我,只是叹了口气,说:“别再查了,你会后悔的。”

他的手搭在我肩上,像是一种挽留。

可我知道,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我不是为了赢才做的这一切。

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我们记得 。

所以我没有回宿舍,而是坐在角落里,打开手机,发布了一条动态:“你们能封我的嘴,但封不了他们的记忆。”

然后,我附上了一份匿名调查问卷的链接。

问题很简单:“你的志愿,真的是你自己填的吗?”

“有没有哪一刻,你怀疑过自己的选择?”

“有没有哪一天,你发现最终提交的志愿和你最初填写的不同?”

一个小时后,上千个学生反馈:“我填报的是临床医学,结果被改成了护理专业。”

“我分数够一本线,最后却去了三本。”

“我志愿系统登录记录显示有人异地登录,但我根本不在那个时间点在线。”

评论区彻底炸了。

有家长愤怒地质问学校:“为什么这么多孩子都出了问题?”

有媒体开始联系我:“我们可以报道这件事。”

更有无数沉默的人,终于鼓起勇气问了一句:“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被骗了吗?”

舆论失控了。

不是因为我说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忘了——当一个人开始怀疑,就会有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人开始回忆。

而一旦开始回忆,就再也捂不住了。

那天晚上,我在社交平台上又发了一句话:“你们可以删帖,可以封号,可以让我消失。

但你们抹不去所有人的记忆。”

第二天早上,我的账号被永久封禁。

可那条问卷还在,它已经扩散到了十几个群组、多个本地论坛、甚至进入了家长微信群。

就像一滴墨落入水中,再也收不回来了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