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采臣!你在兰若寺谈了几个对象结局+番外

上悬十二盏狐灯,灯火却不是绿,而是暧昧的胭脂色。

灯下是一座倒扣戏台,台口朝下,正对一口八角井。

井栏雕狐,狐首皆无目,眼眶里塞满铜钱。

井底黑水翻涌,水中央浮一盏小灯,灯芯竟是一截婴儿指骨,骨上刻“十八”二字。

姥姥的声音从井底升上来,这回是少女清嗓,带着笑:“第十八盏,等你好久。”

宁采臣正欲后退,身后脚步轻响。

四名纸扎童子抬一乘小轿,轿帘半掀,露出小倩半张脸——她比先前更淡,像被雨水泡过的旧画。

左袖仍空,右袖却捧着一面铜镜,镜背雕狐,镜面蒙雾。

“上来。”

小倩轻声,“再迟一步,姥姥便炼成还形灯,届时十八盏灯连成阵,燕赤霞也救不得。”

宁采臣颤声:“你……是人是鬼?”

小倩垂眸:“半盏灯油而已。

快。”

纸轿无风自动,抬至井沿。

轿帘一拂,镜面对准井底,雾气散开。

映出姥姥真身——半截狐骨上缠着十八段人指,指节皆刻咒文,血丝连缀,像一串串风铃。

铃响一次,井水涨一寸,已淹至井栏狐颈。

宁采臣知再无退路,跨入轿中。

纸童子齐唱:“新姑爷——下井——”轿子垂直坠井,黑水四散,却未沾衣。

井底竟是一间琉璃穹室,穹顶悬十七盏狐灯,灯火幽绿,灯芯皆是不同指骨,长短各异,唯缺第十八盏。

室中央摆着一张供案,案上供一把剪刀、一支朱砂笔、一面小铜锣,正是当年戏班“开台三宝”。

姥姥坐在案后,已非老妪,也非少女。

而是一张剥了皮的狐脸,血筋外露,一口人齿,笑得温雅:“书生,借你中指一截点灯,我便放小倩残魂归阳。”

宁采臣捂住手指:“若我不借?”

姥姥抬手,十七盏灯同时爆响,灯焰化作十七道血丝,缠住小倩四肢。

小倩闷哼,身形更淡,像风中烛。

姥姥柔声:“不借,她即刻魂飞。

借,我只取一骨,留你性命,还送她投胎——公平。”

宁采臣看向小倩,小倩却摇头,张口无声,只比出口型:“莫信。”

宁采臣忽然笑了,举起朱砂笔:“圣贤书没读通,却记得一句话——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笔尖对准自己中指,狠狠一划,血珠滚落,却不落地,反被笔杆吸尽。

笔杆上那行小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