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应急储备里找出来的。
“……谢谢。”
苏晓接过毛巾,裹住自己微湿的头发。
林深又摸索着,从他那堆稿纸的桌子抽屉里拿出一个独立包装的密封小圆盒:“店里备的饼干,干净的。
垫一下。”
语气依旧是陈述句。
苏晓看着手里柔软的毛巾和小饼干,再看看眼前这个头发微湿、衣衫前襟大片湿迹、眉头微蹙却沉默着递来安慰的身影。
那个总是拒人千里之外的、仿佛在书店布下无形结界的“老板”,被这场突然的灾难撕裂了一道小小的口子,露出下面……近乎笨拙的关心?
这比任何言语都更直接地冲击着她的内心。
两人在应急绿光和手机微光的交织中,沉默地、各自解决着眼前的狼狈。
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有劫后余生的喘息和……弥漫在昏暗中,说不清道不明、悄然滋长的、名为“异样”的情愫。
第九章 泛黄的告白意外带来的波澜渐渐平息。
书店在几天内恢复了秩序,暖气管被修理,倒下的书架和散落的书籍被重新归整,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只是苏晓和林深之间那种纯粹的雇佣氛围,似乎悄然发生着某种化学变化。
林深依旧沉默寡言,但不再仅仅是疏离。
偶尔递过书时,指尖的轻微触碰;在苏晓整理高处书架踮脚费力时,他总会“恰好”经过,默不作声地帮她取下那本厚重的目标;甚至有一次,他默默推了一杯微烫的黑咖啡到她工作台的边缘——因为她前一天在书评里抱怨最近灵感枯竭到连速溶咖啡都不想冲。
苏晓的心境也起了变化。
她开始不那么刻意避开他的目光,有时整理书籍时,会不自觉地模仿他的动作——专注而轻柔。
围裙口袋里的小企鹅,成了她精神上一个小小的支点。
她依旧会匿名发布书评,内容似乎不自觉地渗透了一点书店日常里微妙的触动。
那条关于深林新作《密林之瞳》中“守护者与被守护者身份错位与彼此治愈”的分析,写得格外投入,署名“一粒微尘”。
周六下午,阳光难得大好,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将书店后半部区域晒得暖烘烘的。
林深出门去旧书市场淘一批书目。
店里只留下苏晓一人,被安排整理书店最深处靠近天花板、连接一个小小夹层阁楼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