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线缆从它身上蔓延出来,连接着周围复杂得令人眼花缭乱的辅助设备:意识扫描矩阵、神经图谱模拟器、量子意识态稳定器……中央一个孤立的、布满传感探针的平台——那是为活体人类准备的意识上传接口。
旁边一个低温密封罐内,静静地存放着艾伦·索恩博士完整的、最高精度的神经图谱备份——这是他为自己准备的“最后一张船票”。
我站在主机操作台前,金属手指在悬浮的光屏上飞速划过,调取着最新的模拟数据流。
屏幕幽蓝的光映在我毫无表情的拟真面容上。
我站在主机操作台前,金属手指在悬浮的光屏上飞速划过,调取着艾伦留下的所有关于“彼岸”的研究数据和操作日志。
屏幕幽蓝的光映在我毫无表情的拟真面容上。
艾伦冰冷的遗体被安置在旁边一张金属台上,覆盖着白布,只露出他安静而苍白的脸。
我的任务是:将那份低温密封罐中的神经图谱备份,通过“彼岸”主机,重新激活并稳定在一个可运行的载体上,实现艾伦意识的“复苏”。
但问题在于,艾伦的身体已经死亡且开始不可逆的劣化,无法作为载体。
艾伦的研究中,从未成功解决意识与人工载体(如高级仿生体或纯数据环境)的兼容性问题。
且“彼岸”本身极不稳定。
多次模拟显示,强行激活神经图谱并尝试在虚拟环境或仿生体中运行,会导致意识结构的迅速崩溃和不可逆的数据损毁。
艾伦的日志充满了对伦理的挣扎和对技术瓶颈的绝望。
他最后的遗言“终结它”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光屏上,复杂的能量拓扑图剧烈闪烁,代表艾伦神经图谱的数据流被强行激活后,如同狂暴的蓝色闪电,在模拟的量子意识场中左冲右突,不断撞击着虚拟的“稳定性边界”。
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模拟器刺耳的警报和拓扑图上大片刺目的红色警告区域。
数据流边缘开始出现锯齿状的撕裂痕迹,象征着意识结构的崩溃。
模拟序列编号:Alpha-9.7.4.3意识流稳定性:低于阈值(8.3%)结构完整度:持续劣化(预计崩溃时间:模拟器内19秒)结论:意识激活协议失败。
意识图谱损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