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搜索框像一个无声的深渊,只需输入这个名字,只需轻轻一点,那些刻意回避的、尘封的过往,那些关于她后来生活的蛛丝马迹,或许就会像洪水决堤般汹涌而至。
她的样子变了吗?
她现在在哪里?
过着怎样的生活?
……无数个问题瞬间涌上喉咙。
指尖几乎要触碰到冰凉的屏幕,只需一个微小的动作,那扇隔绝过去与现在的门就会被推开一道缝隙。
然而,就在指尖即将落下的刹那,一股强大的力量猛地攫住了我,仿佛有冰冷的手扼住了手腕。
勇气如同被戳破的气球,瞬间泄尽。
我猛地缩回手,仿佛屏幕是烧红的烙铁。
我害怕。
害怕那搜索的结果会彻底打碎心底某个模糊而脆弱的角落。
害怕看到陌生的、与我再无交集的生活轨迹。
更害怕……害怕她早已云淡风轻,而我,却还固执地守着那堆早已冷却的灰烬。
这迟来的探寻,除了徒增困扰,又能改变什么?
又能挽回什么?
过去像一只摔碎的瓷碗,纵然将每一片都拾起,那纵横交错的裂痕,也永远无法弥合如初了。
再大的努力,也不过是拼凑出更触目惊心的伤痕。
手机屏幕暗了下去,映出我自己模糊而略显苍白的脸。
窗外,雨势似乎更大了些,密集的雨点敲打着玻璃,发出单调而固执的声响。
我缓缓地将手机塞回口袋,动作有些僵硬。
那扇门,终究还是没有勇气推开。
我再次拿起那本散文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封面。
这一次,我翻到了扉页,目光落在作者简介那一小块小小的区域。
“杨时雨,现居南方某城……”南方某城。
一个模糊的指向,一个安全的距离。
心口那阵尖锐的刺痛感奇迹般地淡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带着钝感的酸涩。
她离开了,有了新的城市,新的生活,新的名字。
这距离感,竟成了一道意外的缓冲带,让我得以喘息。
我重新翻开书页,这一次,不再是慌乱地寻找证据,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小心翼翼的心情去阅读。
那些熟悉的断句,那些栀子花的意象,那个刻着伤痕的木桩……它们依然在那里,带着旧日的气息。
只是,当最初的惊涛骇浪退去,我竟从这些熟悉的字句里,读出了一丝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