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简介
小说《开学第一天,我遇到了光:(番外)+(全文)》,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周雨晴许朝阳,也是实力派作者“若观行”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那是他困惑的源头,也是她无声的解答方向。许朝阳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他拿起笔,在标记线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咧嘴笑的简笔太阳。然后,他推过去一张纸条:「纠缠态是否意味着,一旦观测(比如,波长观测频率),两者状态就永久关联,无法分离?」问题依旧带着他特有的概念混淆(宏观与量子),却直指核心。周雨晴看着纸条...
第41章
物理选修课的后排角落,许朝阳的“旁听”身份依旧稳固。他的笔记本内容却悄然升级。除了依旧充满文科生特色的思维导图和物理rap(“库仑力,正负吸,同性相斥记心里!”),开始多了一些工整的公式推导——那是周雨晴在图书馆或课间,用红笔在他错题旁详细补充的步骤,被他像宝贝一样誊抄过来。
课堂上,张老师讲到电磁振荡的阻尼振动。许朝阳眉头紧锁,盯着黑板上的衰减曲线图,下意识地看向前排那个挺直的背影。周雨晴似乎有所感应,在老师转身板书的间隙,左手几不可察地比了一个“弱阻尼”的手势,指尖轻轻向下点了一下,示意他注意能量损耗的图示部分。
许朝阳眼睛一亮,立刻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夸张的、振幅越来越小的弹簧小人,旁边标注:「能量被摩擦吃掉了!(来自频率同志的精准导航)」
林致远推了推眼镜,镜片寒光一闪,精准捕捉到两人之间无声的信号传递,冷冷地对着旁边的空气(更像是说给陈默听):“某些非本征态粒子的自发辐射行为,正在显著干扰本征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建议加强屏蔽层,或引入泡利不相容原理进行强制隔离。”
陈默小脸微红,假装被自己的生物笔记呛到。
图书馆的靠窗座位,是心照不宣的“共振腔”。
周雨晴沉浸在《分子生物学前沿》的复杂图表中,笔尖在纸上勾勒着蛋白质折叠的路径。许朝阳则摊开他那本《上帝掷骰子吗?》和厚厚的物理笔记,眉头紧锁地与“量子纠缠”的概念搏斗。他偶尔会用笔帽轻轻敲两下桌面,发出极轻微的“叩叩”声。
周雨晴头也不抬,左手却从笔袋里抽出一支蓝色的荧光笔,精准地指向他摊开的书页某一行的关键句上。那是他困惑的源头,也是她无声的解答方向。
许朝阳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他拿起笔,在标记线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咧嘴笑的简笔太阳。然后,他推过去一张纸条:
「纠缠态是否意味着,一旦观测(比如,波长观测频率),两者状态就永久关联,无法分离?」
问题依旧带着他特有的概念混淆(宏观与量子),却直指核心。
周雨晴看着纸条,清冷的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她没有在纸条上回复,而是抬起头,隔着桌子,目光平静地看向他,几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
那一个点头,在许朝阳眼中,胜过千言万语。他笑得见牙不见眼,在纸条上用力写下:「观测确认!永久关联!波长与频率,纠缠态成立!」
他将纸条宝贝似的夹进书里。图书馆的安静里,只有两人偶尔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和彼此心照不宣的心跳声,如同和谐共振的波。
然而,航线并非总是风平浪静。
许朝阳作为文科班的活跃分子,校学生会外联部的骨干,筹备全市高中生商业模拟挑战赛的任务压了下来。策划案、拉赞助、协调队伍……事情千头万绪,占据了他大量的课余时间。他开始在物理课上打瞌睡,在图书馆约定的时间迟到甚至缺席。
周雨晴依旧按时出现在操场、课堂、图书馆。但身边那个总是带着阳光和活力、时不时干扰她“频率”的身影,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她看着对面空着的座位,看着物理课上后排那个趴在桌上补眠的身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空落。她理解他的忙碌,那是他选择的“文科世界”的一部分。但那份理解之下,依旧有一丝细微的、连公式也无法解析的失落。
《开学第一天,我遇到了光:(番外)+(全文)》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