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赵医生的解释理性而冰冷,试图用“暗示”和“巧合”的链条,锁住那抹蓝所代表的所有未知。
然而,指腹下疤痕的微痛,视野里悬停在危险车流之上的幽蓝,还有赵医生描述中那个“追求极限”、“惨烈事故”的年轻生命……这些碎片像冰冷的潮水,一波波冲击着他试图构建的理性堤坝。
捐赠者的“印记”,真的仅仅停留在物理的角膜组织上吗?
那道共同的疤痕,是命运的偶然,还是某种更幽深、更无法言说的纠缠的开端?
那抹挥之不去的蓝,究竟是神经末梢紊乱的火花,还是……另一个灵魂在危险边缘徘徊时,留下的最后的、无声的警告?
城市的喧嚣在林远耳边模糊成一片背景噪音。
他抬起头,望向天空,那抹幽蓝不知何时已悄然隐去,只留下灰蒙蒙的一片。
然而,一种比那蓝色本身更沉重、更冰冷的疑问,已沉沉地压在了他的心头。
周六的午后,城市博物馆巨大的玻璃穹顶下,光线被过滤成一种沉静的、略带苍白的色调。
空气里漂浮着尘埃和岁月沉淀的气息。
林远穿行在或疏或密的人群中,脚步有些迟疑。
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来这里,仿佛被一种无形的线牵引着。
视野里,那抹熟悉的幽蓝再次出现了,这一次,它不再像往常那样漫无目的地悬浮或疾驰,而是以一种极其微弱却无法忽视的牵引感,指向博物馆深处某个方向。
那感觉难以言喻,像是指南针的磁针被远方无形的磁极轻轻拨动。
林远的心脏在胸腔里不规律地跳动着,他顺从着那股牵引,脚步略显急促地穿过摆满青铜器的幽暗展厅,绕过陈列着巨大恐龙骨架的恢弘中庭。
人群的嘈杂声在他耳中逐渐远去,只剩下自己略显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
最终,那抹蓝的牵引力在一条相对僻静的侧廊尽头达到了顶峰,几乎化为实质性的牵扯。
林远停下脚步,抬起头。
眼前是一个独立的、光线经过精心设计的展厅。
深色的墙壁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展厅中央的展柜上方,柔和而聚焦的灯光倾泻而下,如同舞台的追光,精准地笼罩着一幅并不算特别巨大的画作。
文森特·梵高,《星月夜》。
林远从未真正“看见”过它。
在失明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