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十文钱塞给她:“拿着钱快走,以后别再来捣乱!”
刘氏捏着铜钱,骂骂咧咧地走了。
小梅子看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只要他们过得好,这些所谓的亲戚就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没过几天,镇上就传出谣言,说“青梅小筑”的吃食不干净,有人吃了拉肚子。
一时间,来铺子的客人少了许多。
小梅子知道这是有人故意造谣,多半是刘氏搞的鬼,却苦于没有证据。
就在她焦头烂额之际,沈砚之的侍女来了。
“我家公子说,若姑娘信得过他,可把铺子的食材送去府衙检验,也好还你们清白。”
侍女递来一张字条,上面是苍劲有力的字迹:清者自清,无需自扰。
小梅子看着字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立刻让张山挑了些食材送去府衙,果然,检验结果显示食材干净新鲜,绝无问题。
县太爷还特意在集市贴了告示,澄清了谣言。
经此一事,“青梅小筑”的名声反而更好了,大家都称赞小梅子做生意诚信,连知府大人都成了她的“活招牌”。
小梅子特意做了些精致的点心,让张山送去沈府道谢。
沈砚之的侍女回来时,带了一本医书给她:“公子说姑娘聪慧,若有余力,可多识些草药,山里的植物不仅能做吃食,许多还能治病呢。”
小梅子摩挲着泛黄的书页,夕阳透过窗棂照在她脸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
她知道,这个叫沈砚之的少年,正在不动声色地帮她照亮前行的路。
5:情愫暗生,青梅煮酒春去秋来,三载光阴如檐下滴答的雨水,悄无声息地浸润了青溪县的石板路。
曾经那个需要躲在哥哥们身后、用稚嫩嗓音宣告“我们能活下去”的小梅子,已长成八岁的少女。
褪去了满脸的婴儿肥,她的眉眼渐渐舒展,杏眼依旧清亮如溪,只是眼角多了几分被烟火气熏染出的沉静,鼻梁挺直,唇线柔和,笑起来时嘴角会漾起两个浅浅的梨涡,像含着晨露的青梅,青涩中藏着清甜。
哥哥们的变化更是肉眼可见。
张山已长到三尺多高,肩背宽阔,双手布满薄茧,无论是扛面粉、修屋顶还是招呼客人,都透着一股少年人的硬朗;张河被镇上的老秀才看中,收为入室弟子,每日天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