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着浅淡的光泽。
她如今很少化妆,这道疤成了她的勋章。
“来了。”
她应着,脚步轻快地走向车间。
车间里,吴紫艺正和几个妇女讨论着新款式。
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卡其裤,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手腕上戴着块普通的电子表——五年前那个在土坯房里眼神麻木的女人,如今浑身散发着干练的光芒。
“这批棉布质量真好,做校服正合适。”
吴紫艺拿起一块布料,对着光看了看,“下个月山里的希望小学开学,就能用上了。”
姜宛毓出神的看着她,突然想起五年前那个暴雨夜,吴紫艺举着石头砸向刘明富的样子。
那时她的眼睛里燃烧着从未有过的火焰,像濒死的野草突然遇到了火星。
“念念的高中录取通知书到了?”
姜宛毓问。
“嗯,市一中。”
吴紫艺的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这丫头非要学法律,说以后要帮更多像我们一样的人。”
正说着,吴念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个信封:“姜阿姨,吴阿姨,这是云南那边寄来的信,是阿珍姐写的!”
阿珍是第一个通过基金会找到家人的妇女,现在在丽江开了家民宿,去年还资助了三个山区女孩上学。
信里夹着张照片,阿珍站在民宿的院子里,笑得眉眼弯弯,身边站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是她在公益活动上认识的建筑师。
“下个月的 reunion(重聚),阿珍说要带男朋友回来。”
吴念念着信里的内容,眼睛亮晶晶的,“还有小芳姐,她的养鸡场扩建了,说要给我们寄两百个土鸡蛋!”
车间里的妇女们都笑了起来。
那个曾经在猪圈里被打断腿的小芳,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去年还上了地方新闻。
傍晚时分,基金会的食堂里摆开了长桌。
王秀做的红烧肉香气扑鼻,曾经在拐卖村给人当厨娘的李嫂,现在是基金会的大厨,她做的点心在网上卖得火热。
“敬我们自己!”
姜宛毓举起杯子,里面是吴紫艺用山里的野果酿的酒,“敬自由,敬新生!”
“干杯!”
二十几只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些曾经在暗无天日的角落里挣扎的女人,如今眼里都闪烁着星光。
姜宛毓看着满桌的笑脸,突然注意到吴紫艺的手机屏保换了——是张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