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星尘牢笼结局+番外

板上。

切割必须精准,不能触发锁具内部可能存在的报警回路。

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滋……”一声轻微的、金属熔断的声音。

防护罩的锁具连接处被切断。

我小心地掀开防护罩。

控制终端屏幕亮起,要求输入三级权限密码和生物特征验证。

我的心沉了下去。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近乎绝望的瞬间,我的目光扫过终端下方一个不起眼的、覆盖着灰尘的物理接口——一个老式的、用于本地硬线连接和手动调试的RS-422端口!

空间站很多老旧的备份系统都保留了这种接口。

我立刻在工具包里翻找,果然找到了一条兼容的数据转接线!

一端插入终端接口,另一端连接上我随身携带的个人加固型PAD(作为维修工,有时需要用它读取设备离线日志)。

PAD启动,运行一个权限极低的设备自检程序。

这个程序本身无害,但它运行时,会短暂地、被动地读取并显示设备的部分底层状态信息。

我死死盯着PAD屏幕。

冗长的自检代码流快速滚动。

就在某个瞬间,在大量无意义的系统标识符和状态码中,一行极其短暂的、被主系统日志通常过滤掉的信息一闪而过:`[DEBUG] Barrier Integrity Check - Sector Gamma-7: NOMINAL (Fluctuation Tolerance: 0.0003%)`屏障!

Gamma-7区段!

状态:正常(波动容忍度:0.0003%)!

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这行转瞬即逝的调试信息,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短暂却清晰地照亮了真相的轮廓!

它明确无误地证实了那个无形囚笼的存在,甚至精确到了具体的监控区域和稳定参数!

这就是铁证!

我强压住内心的狂涛骇浪,立刻操作PAD。

时间不多了。

我无法解锁发射程序,但可以利用PAD绕过终端的主控界面,通过那个物理接口,直接向漂流舱的本地存储器写入数据!

这需要极高的底层操作技巧和对漂流舱通讯协议的了解——幸运的是,作为维修工,我接触过这些古老设备的维护手册。

手指在PAD虚拟键盘上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