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湿的泥土,书包里露出的书页,边缘总在慢慢变黄、卷曲,像被火烤过一样。
有一次,一个学生好奇地问她找那篇论文做什么,她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火光,轻声说:“我要补全它,不然,火会一直烧下去的。”
有一年冬天,特藏室漏水,管理员在整理被泡湿的旧书时,发现一本1968年版的《黄河流域水文志》里夹着半张照片,照片上的女生站在图书馆前,梳着麻花辫,军绿色的书包斜挎在肩上,背景里的钟灵路还没铺柏油,是条坑坑洼洼的土路。
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等找到那篇论文,就把它补全。”
字迹清秀,和周明远见过的那张纸条上的笔迹,一模一样。
更奇怪的是,这本书的最后几页,竟然有几页是后来补上的,纸质和前面的完全不同,上面的字迹正是林秀雅的,内容也正是那篇未完成的论文的后续部分,但写到结尾处,又戛然而止,最后一笔拖得很长,像是一条燃烧的火线。
<13级有个女生,也是历史系的,为了写论文在特藏室待到深夜,走的时候发现桌上多了一叠泛黄的稿纸,上面是用蓝黑墨水写的论文提纲,标题正是《黄河故道变迁考》,字迹和林秀雅的如出一辙。
女生以为是哪位学长留下的,没当回事,第二天再来时,稿纸却变成了灰烬,只在桌角留下一个烧焦的印记,像朵盛开的菊花——和林秀雅布鞋上绣的那朵,一模一样。
而那个女生,后来在写论文时,总觉得有人在她耳边低语,提示她引用哪些资料,甚至帮她修改语句,她的论文最终得了优,但从那以后,她再也不敢在晚上靠近特藏室,因为她总觉得,自己的论文里,有一半的字,不是自己写的。
有人说,林秀雅的魂魄一直困在钟灵路,是因为她没完成论文的执念太深,而那场火,其实是她为了保护那些未整理完的资料,与某种邪恶力量对抗时引发的,她的魂魄与那场火、那些资料融为了一体,所以才能在几十年后,依然执着于完成论文。
每年图书馆闭馆后,如果你仔细听,能听到悬铃木的叶子声里,夹杂着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还有女生轻轻的叹息,像在说:“还差一点,就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