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然正气,“以神道之名,祀奉屠戮苍生之恶鬼!
假‘靖国’之虚名,行祸乱家国之实!
此等悖逆人伦、亵渎神明之举,天理难容!”
他怒视着那森然的牌位虚影,厉声诘问:“彼等恶鬼受此人间香火供奉时,可曾听闻金陵城下,母亲三十年寻儿不得、哭瞎双眼的泣血呼唤?
可曾见草鞋峡畔,五万冤魂沉江、江水断流的冲天怨气?!”
仿佛为了印证圣人的诘问与愤怒,庭中异象陡生!
苍穹之上,如同被无形的巨手撕裂,豁然洞开!
三道巨大无朋、光耀寰宇的天镜,悬于九天之上,投下肃穆而凛然的神光,将整个庭院乃至京都都笼罩其中!
第一镜:时间之镜。
镜中映出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森严的审判席。
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身着囚服,站在被告席上,面对如山铁证,仍在狡辩推诿:“……关于南京城内发生的所谓事件,鄙人当时在苏州养病,实不知情……部队纪律或有松懈……”镜面波纹流转,清晰映现出他亲笔所书的《阵中日记》残页,上面白纸黑字,赫然是他冷酷的指令:“占领南京,乃帝国圣战之重要环节……各部须彻底整肃军纪,同时务必显扬皇军之威严,使敌国军民慑服!”
“威严”二字,力透纸背,浸透着嗜血的傲慢。
其虚伪狡辩,在铁证前不堪一击。
第二镜:人心之镜。
镜中景象切换至京都一间光线明亮、布置现代的博物馆。
一个展柜前,标注着“旧日本军防疫研究室资料”。
玻璃柜内陈列着泛黄的文件、冰冷的实验器皿图片。
一群戴着黄色小帽的小学生由老师带领着参观,孩子们天真烂漫,指着那些曾沾染无数“马路大”鲜血的器械照片,发出好奇的嬉笑声。
一个男孩指着细菌弹的示意图,天真地问:“老师,这个像烟花一样的东西,也是用来‘防疫’的吗?”
讲解员微笑着,避重就轻地解释着“科学研究”的艰辛。
历史的残酷真相,在刻意的轻描淡写和童真的笑闹中,被冲刷得模糊不清。
第三镜:道义之镜。
镜光流转,最终定格在一处熟悉的景象——那是孔圣故国鲁地的宅院。
院中那堵著名的“鲁壁”巍然矗立。
镜中回溯:当年秦始皇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