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七零,我靠摆摊成了万元户:结局+番外

了!

更重要的是,验证了路子可行!

熏鱼,有市场!

我强压住兴奋,收拾好东西,迅速离开了黑市。

揣着三毛钱巨款,我直奔供销社。

这次,腰杆稍微挺直了一点。

买了半斤最便宜的粗盐,花了一分五厘(七分一斤)。

又咬牙,买了一小瓶最劣质的散装酱油,花了八分钱。

买了一小包最便宜的土红糖,花了五分钱(准备用来上色和提鲜)。

还买了一盒火柴,两分钱。

最后,用剩下的钱和之前的五分粮票,买了一斤杂合面(玉米面混高粱面)。

走出供销社,背篓里多了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心里,前所未有的踏实。

回去的路上,我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路过村口时,正好遇到从自留地回来的王金花和沈宝珠。

母女俩挎着篮子,里面是几棵蔫了吧唧的白菜。

看到我背着背篓,沈宝珠立刻尖着嗓子喊:“哟!

这不是咱家刚分出去的大小姐吗?

捡破烂回来啦?

背篓里是啥好东西啊?

让堂姐开开眼呗?”

王金花也斜着眼,阴阳怪气:“还能是啥?

西北风呗!

丧门星一个,分出去就得饿死!

看她能撑几天!”

我停下脚步,没理沈宝珠,只是看着王金花,平静地说:“托大伯娘的福,暂时饿不死。”

说完,不再看她们那副嘴脸,径直往村西头走。

身后传来沈宝珠气急败坏的骂声和跺脚声。

王金花则狐疑地盯着我的背影,又看了看我背篓里隐约露出的杂合面口袋,三角眼里闪过一丝疑惑和贪婪。

回到破屋。

我立刻开始准备。

熏鱼成功,但产量太低,效率太差。

必须改进!

首先,得解决鱼源。

靠我一个人下河摸,效率低,风险高(冬天太冷),而且摸不到大鱼。

得找人收!

村里那些半大孩子,冬天没事干,下河摸鱼抓虾是常事。

我可以拿点小东西跟他们换!

其次,熏制方法要改进。

用火塘熏,火候不好控制,烟量不稳定,效率也低。

得做个简易熏炉。

我花了一天时间,用泥巴和石头,在破屋后面背风处,垒了一个小小的、带烟囱的土窑。

虽然简陋,但能更好地控制烟量和温度。

然后,揣着仅剩的几块土红糖(舍不得用),还有一小撮盐,去找村里的孩子王——铁蛋。

铁蛋十二岁,皮得像猴,整天带着一群半大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