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殊通道,传了出去。
做完这一切,她走到实验室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恒温恒湿保险柜前。
通过三重生物验证(虹膜、指纹、声纹)后,柜门无声滑开。
里面没有珠宝,只有一个厚重的、带有物理密码锁的钛合金文件盒。
她取出盒子,输入只有自己知道的冗长密码。
盒盖弹开,里面并非商业文件,而是一些零散的旧物: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枚边缘磨损的蓝色耳钉。
第三章 毒吻与旧影> 钛合金文件盒在冷光下泛着幽蓝。
> 林星晚指尖拂过母亲照片背面的化学式——> C₁₅H₁₁CON,剧毒物“蓝吻”的分子结构。
> 恒温柜的警报器突然红光炸裂,通风口溢出杏仁味的甜香。
---指尖悬停在照片泛黄的边缘,实验室顶灯冰冷的白光将母亲温婉的眉眼切割得有些失真。
照片背面,那行褪色到几乎与纸纤维融为一体的铅笔字迹,此刻在林星晚眼中却如烧红的烙铁般刺目:C₁₅H₁₁CON空气净化系统低沉的嗡鸣仿佛瞬间被抽离。
实验室恒定的微凉陡然变成刺骨的寒,顺着脊椎蛇行而上。
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擂动,每一次搏动都挤压着缺氧的疼痛。
“蓝吻”。
一种存在于高端科研文献夹缝和顶级暗网悬赏名单中的合成神经毒素。
无色,无味(微量挥发时带有极淡的苦杏仁气,极易被忽略),分子结构精巧而致命。
它最令人胆寒的特性,是能精准模拟特定器官的急性衰竭症状——尤其是心脏。
中毒者尸检报告往往与突发性心梗或恶性心律失常高度吻合,常规毒理筛查极难检出其痕迹。
它的半衰期极短,数小时内便会在生物体内分解代谢殆尽,如同一个来自深渊的冰冷之吻,落下即消逝,只带走生命。
十五年前,母亲林静书,那个被誉为珠宝界“东方缪斯”的女人,正是在一场看似寻常的心脏病突发后,于深夜寂静的卧室溘然长逝。
所有的医疗记录都指向了宿疾复发。
原来,宿疾的名字,是谋杀。
这行分子式,是母亲在生命最后时刻,用尽残存力气留给女儿的终极密码?
还是凶手得意的签名?
冰冷的愤怒如同液态氮在林星晚血管里奔流,瞬间冻结了所有因林楚楚下毒而起的惊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