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瞬间烧得滚烫,连耳根都红透了。
巨大的羞赧让我本能地抗拒着这种过于亲密的接触,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几乎要跳出来。
“不…不要!
官宣…也…也再等等好不好?”
我语无伦次,声音细若蚊蝇,不敢看他的眼睛。
我需要的只是时间,去适应,去确认,去克服内心的羞涩和不安。
然而,我慌乱的反应和拒绝,落在他眼里,却成了另一种解读。
他眼中的光迅速黯淡下去,嘴角那点笑意也僵住了。
他沉默地转回头,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周身的气压瞬间低了下来。
那句“等等”,似乎在他心里划下了一道深深的沟壑。
那之后,他联系我的频率明显降低了。
消息回复变得简短而敷衍。
我敏感地察觉到了变化,却不知该如何挽回,笨拙的关心像石沉大海。
忐忑不安中,我等来的不是他的解释或道歉,而是一个同校同学带来的、轻飘飘的口信。
“那个…林听,凌云翊让我跟你说一声,”同学的眼神带着一丝尴尬和同情,“他说…你们…算了吧。”
“算了?”
我怔在原地,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他…亲口说的?”
“嗯…他就这么跟我说的。
让你别找他了。”
同学匆匆说完,像是怕沾染上麻烦,快步走开了。
没有正式的告别,没有一句解释。
他甚至连亲口对我说“分手”的勇气都没有。
这段仅仅维系了几十天的、如同夏日骤雨般的初恋,就这样以一种极其潦草、甚至带着侮辱性的方式,仓促落幕了。
几天后,我麻木地刷着手机,在共同好友的空间里,看到了他最新发布的动态。
照片里是他和一个陌生女孩亲昵依偎的侧影,配文简单直接:“My Girl @XXX”。
官宣了,对象不是我。
那一刻,心底最后一点微弱的火苗彻底熄灭,只剩下冰冷的灰烬。
我明白了,他当初急切想要的“官宣”,他渴望的亲密接触,或许只是少年人急于体验和证明“恋爱”这件事本身,至于对象是谁,真的没那么重要。
我,林听,不过是他情感空窗期里,一个恰好出现、又恰好不会拒绝的“实验品”。
后来的日子,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业里。
课本和试卷成了我最好的避难所。
那些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