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事。
我在写一个,属于“沈知微”自己的故事。
《深海之下》的初稿完成那天,是个暴雨将至的黄昏。
海风带着浓重的咸腥味,猛烈地拍打着窗户。
我合上电脑,走到窗边。
天空阴沉得可怕,墨色的云层低低压在海面上,翻滚涌动。
像极了那个“深海沉剑”的头像。
但我知道,海面之下,是另一个世界。
有暗流,有礁石,也有蓬勃的生命。
我深吸一口气,拨通了苏苏的电话。
电话几乎是瞬间被接起。
“喂?
知微?!
是你吗知微?!
我的老天爷!
你这一年死哪儿去了!
你知不知道我……” 苏苏机关枪一样的声音炸响,带着哭腔和难以置信的狂喜。
“苏苏,” 我打断她,声音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久违的轻松,“我写完了。
一个新故事。”
电话那头,苏苏的声音戛然而止。
几秒钟后,她小心翼翼地问:“……新故事?
什么类型的?
还是……那种?”
“不。”
我斩钉截铁,“完全不一样。
发你邮箱了,你有空……看看。”
苏苏看完《深海之下》的稿子,只用了两天。
然后,她疯了。
电话打过来的时候,她语无伦次,激动得声音劈叉:“沈知微!
你他妈……你他妈这一年是去太上老君炼丹炉里回炉重造了吗?!
这……这……这是你写的?!
我的天!
这质感!
这深度!
这人物!
绝了!
真的绝了!
老娘看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你等着!
你等着!
这次,咱们玩票大的!”
苏苏所谓的“玩票大的”,是指她动用了自己在圈内积累的所有人脉和资源,为《深海之下》策划了一场极其低调却又精准的造势。
她没有选择在“阅言”小说网首发。
而是直接联系了几家业内口碑极好、以挖掘优质严肃向作品著称的文学期刊和出版社。
稿子被小心翼翼地递了出去。
在经历了令人窒息的等待后,回馈来了。
最先是一家重量级的纯文学双月刊副主编亲自给苏苏回电,高度评价了《深海之下》的文学性和现实意义,决定破例在下一期刊登前三万字试读,并附上资深评论家的重磅推荐。
紧接着,一家以出版精品图书闻名的出版社递来了橄榄枝,开出的条件极为优厚,承诺将其作为年度重点项目打造。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