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似乎真的被遗忘在了互联网的垃圾堆里。
只有极少数真正喜欢过《逆风》的读者,偶尔还会在相关的话题下,惋惜地提一句:“唉,其实《逆风》前面写得真挺好的,可惜了……”时间,悄无声息地滑过。
一年。
整整一年。
这一年里,我在哪里?
我在一个远离喧嚣城市的海边小镇。
租了一间能看到潮起潮落的小房子。
白天,我在镇上的图书馆打工,整理书籍,办理借阅。
工作简单、重复,却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
那些被翻阅过无数次的旧书,散发着时光沉淀的味道,莫名地让人心安。
晚上,回到小屋。
听着窗外规律的海浪声,打开电脑。
文档的名字,不再是《逆风微光》。
而是——《深海之下》。
没有大纲,没有存稿。
只有一股憋在心口,不吐不快的、沉甸甸的东西。
我不再写梦幻般的爱情童话,不再刻意制造“追妻火葬场”的狗血爽点。
笔下的故事,沉入了冰冷的海底。
主角是一个在深海勘探船上工作的女工程师,专业、冷静、理智。
她面对的,是变幻莫测的海洋,是复杂的工程难题,是封闭环境下微妙的人际关系,是资本对资源的贪婪觊觎,还有……深藏在幽蓝海水之下,不为人知的秘密与危险。
爱情?
有。
但不再是救赎,不再是生活的全部。
它像深海中的一束微光,若隐若现,带着现实的复杂与试探,甚至是算计。
男女主之间的张力,来自于专业上的碰撞,理念的冲突,以及各自背负的过往和秘密。
我把我见过的、听过的、感受到的真实的职场倾轧写进去。
把我对人性幽微之处的观察写进去。
把我这一年来,在海边小镇看到的渔民生活、听到的关于大海的古老传说写进去。
最重要的是,我把江临舟带给我的那份刻骨的冰冷、尖锐的否定,以及最后从绝望中挣扎而生的那股狠劲,也一丝丝地、不动声色地融了进去。
写作的过程,不再是单纯的宣泄或造梦。
更像是一种自我剖析,一种淬炼。
每一个字敲下去,都异常艰难,却又带着一种近乎自虐的快感。
我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我在写一个,没有“江临舟”期待的狗血,没有他鄙夷的肤浅,更没有他痛恨的“完美男主”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