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拍了拍我的肩,脸上也带着担忧:“苏禾?
发什么呆?
走吧?”
我猛地回过神,几乎是手忙脚乱地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翻开。
指尖有些发颤。
我盯着那页空白,无数话语堵在喉咙口——想问他父亲怎么样了?
想问他现在好不好?
想告诉他别担心功课……想给他一点微弱的安慰……可千言万语,最终都凝固在笔尖。
我怕任何文字都显得苍白无力,怕任何询问都是冒昧的打扰。
最终,我只是在那一页的右下角,用最轻的力道,画了一个小小的、歪歪扭扭的房子轮廓。
屋顶上,用虚线画了几缕烟囱里冒出的烟,象征着“家”的温暖和存在。
在房子的旁边,我画了一盏微弱但稳定亮着的小灯。
画完后,我犹豫再三,还是用铅笔在旁边写下了两个极小的字:“加油。”
第二天,陆沉依旧没有来。
第三天也是。
那本笔记本,一直留在我的书包里,再也没有机会传递出去。
冬日的寒意一天比一天浓重,窗玻璃上凝结着厚厚的白霜。
教室里关于陆沉家境的零星议论像细小的冰碴,偶尔钻进耳朵里。
“听说他爸爸伤得很重,要花好多钱……好像厂里只赔了一部分?
他妈妈身体又不好……唉,他成绩那么好,不会受影响吧……谁知道呢……家里顶梁柱倒了,压力肯定大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像冰冷的针,密密地扎在我心上。
那本紫色的笔记本,仿佛也沾染了冬日的寒气,变得沉重而冰冷。
我每天依旧习惯性地把它带在身边,却再也没有翻开那页画着小房子的空白。
那个小小的“加油”,孤零零地留在那里,显得如此微弱和苍白。
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距离感将我淹没。
原来,在真实生活的沉重风暴面前,我们笔记本里构建的那个温暖、默契的小世界,是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
日子在压抑的沉默和冰冷的担忧中缓慢流淌。
窗外的梧桐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直刺灰蒙蒙的天空。
期末考试的压力像不断收紧的绞索,悬在每个人的头顶。
关于陆沉的消息越来越少,偶尔听人提起,也只是说他请了长假,在照顾父亲和帮母亲看顾家里的小杂货店。
那本紫色笔记本,被我小心翼翼地锁进了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