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捉到了门口的身影。
四目相对。
柳依依似乎微微怔了一下,随即对他露出一个极浅、却极其清晰的微笑。
那笑容里没有胜利者的姿态,只有一种近乎理解的…鼓励?
仿佛在说:承认模型的局限,并不可耻。
就是这短暂的一瞥,那抹浅淡的微笑,像一道微弱却坚定的光,刺破了白易一心中因“意义缺失”而弥漫的浓重迷雾。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张教授的问题切中要害。”
白易一的声音恢复了平稳,甚至带上了一丝坦诚的谦逊,“目前的模型,确实无法量化或预测行为背后的个体‘意义’。
它捕捉的是行为的‘骨架’,而非驱动行为的‘灵魂’。
‘看日落’这样的行为,在效率模型中是异常值,但在生命体验的维度上,它可能承载着无法替代的价值。
这是我模型的局限,也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方向。
或许,我们需要引入新的维度,去理解那些看似‘无意义’却充满‘重量’的选择。”
他最后的话语,不自觉地用上了柳依依曾经形容张伟“热血”的那个词——“重量”。
张教授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缓缓点了点头。
台下也响起了一片理解的掌声。
危机暂时渡过。
答辩结束后,白易一收拾东西,感觉后背都汗湿了。
他走出教室,看到柳依依还站在走廊的窗边,看着外面。
“刚才…谢谢。”
白易一走到她身边,声音有些生硬。
他指的是那个微笑。
柳依依转过头,眼中带着一丝讶然,随即了然:“我只是觉得,敢于直面自己理论的边界,是真正的勇气。”
她顿了顿,看着窗外校园里步履匆匆的学生,“就像你说的‘重量’。
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重量,无论它在旁人眼中是否‘有意义’。
你的模型很强大,但如果能试着理解一点点那种‘重量’,或许…会更了不起。”
她没有再多说,朝他微微颔首,转身离开。
白易一站在窗边,看着楼下如蚁群般流动的人群。
张教授的问题和柳依依的话在他脑中反复回响。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构建的那个庞大、精密、预测力惊人的模型世界,可能真的缺少了最重要的地基——对人类行为中那些无法被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