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骗我,不会被错认,也不会被调换。
书店的生意越来越稳定,周围的居民开始习惯晚上来这里坐一会儿。
有人来借书,有人来喝茶,还有人什么都不做,只是坐着,像是在等什么声音从这些字句间慢慢漏出来。
我没有宣传,也不打折促销,更不搞那种三本九块九的活动。
有人问我:“你这样能赚钱吗?”
我笑着回答:“这不是拿来赚钱的,是拿来把自己留住的。”
沈念总说我这性格活得不世俗,但她自己却成了我们当中最现实的那一个。
她升职加薪,开始带项目,换了辆新车。
偶尔还会带男人来店里亮相,然后半个月后在微信上吐槽:“男人不如咖啡机靠谱。”
有一天,她翻着我柜台上的日历本,忽然问:“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我看了一眼:“母亲节。”
她点头:“你想她吗?”
“每天都想。”
她没再说话,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你妈那时候一个人带你,也挺不容易的。”
我合上本子,轻声说:“她不是带我,她是在替我活。”
那天晚上我特地关了店,带着那只旧皮箱去了母亲的墓地。
雨后的土壤还有些潮,我带了一只香薰炉,点上她最喜欢的白茶味,摆在墓碑前。
“妈,我开书店了,名字就叫‘晴婉’。
我不是在模仿她,我只是在和我自己和解。”
风吹过山脚的杉树林,像是有人在耳边轻轻说话。
回到家的时候,我在门口看见一个纸盒,上面没有署名,只贴了一个小纸条:给你的书店加点新书。
我打开纸盒,是一整套精装版的《世界名人传记》,扉页被人贴了一张卡片,写着:“愿你不被定义,不被限格。
你可以是任何人,但永远是你自己。”
字迹不熟悉,却隐约带着一点熟悉的收笔习惯。
我抬头看了一眼夜色,什么也没说,只是把那套书摆在了店内靠窗的第一排,标签写着:私人捐赠,不予售卖。
有客人问:“为什么这套书不卖?”
我笑着回答:“有人寄来的,是送给我看的,不是卖的。”
他点点头:“那你应该每天看一点。”
我说:“是啊,我也这么觉得。”
第二天,有个女孩进了书店,约莫二十岁出头,穿着米白色衬衣和牛仔裤,头发束成利落的马尾。
她一眼就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