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曲的生命乐章全文+后续

由阶级、偏见和血泪筑成的高墙,在真相的冲击下,终于裂开了一道缝隙。

“都过去了。”

我听到自己哽咽的声音说。

这三个字轻飘飘的,却耗尽了我所有的力气。

他沉默地看着我,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他转身,走向那架沐浴在月光中的斯坦威,掀开了琴盖。

黑白琴键在清辉下流淌着温润的光泽。

“弹点什么吧,”他没有回头,声音平静下来,“随便什么。”

我擦干眼泪,走到琴凳的另一边坐下。

父亲的旧琴谱摊开在谱架上,停留在那首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Op. posth.)。

一首沉静、内省,带着淡淡忧伤却又饱含深情的曲子。

我深吸一口气,手指悬在琴键上方。

指尖触碰到象牙白的琴键——不再是刺骨的冰冷,而是一种温凉的、沉静的质感。

我按下了第一个音符。

几乎是同时,另一只手,一只骨节分明、曾撕碎过命运通知书的手,轻轻地、试探性地落在了我旁边的琴键上。

一个低沉而和谐的音符加入进来,如同月光下悄然汇聚的两道溪流。

没有言语。

只有琴声在月光如水的琴房里缓缓流淌开来。

肖邦的夜曲,不再是一个人的独白。

我的旋律带着迟来的哀伤与释然,他的和声则承载着沉重的过往与赎罪的渴望。

两股声音起初有些生涩,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如同黑暗中摸索的手指。

渐渐地,它们开始交织、缠绕、应和。

忧伤并未消失,却在彼此的共鸣中沉淀、升华,化为一种更深沉、更包容的力量。

月光无声地移动,将我们两人笼罩在同一个清冷而温柔的光晕里。

琴键温凉,指尖下流淌出的音符,却带着劫后余生的暖意。

那堵无形的、名为宿命的墙,在乐声的共鸣里,终于无声地消融。

琴房重归寂静,只有月光在尘埃中浮沉。

肖邦最后一个音符的余韵早已消散,但指尖残留的微颤,却比方才的乐音更为清晰。

吴恒的手依旧放在琴键上,没有收回。

那双曾精准操控音符、撕裂通知书的手,此刻只是安静地搁在那里,指节分明,带着一种近乎脆弱的松弛。

“他……”我开口,声音干涩,目光无法从那只手上移开,“你父亲他……”那个名

==>戳我阅读全本<===

设置
手机
书页